非遗大理行--经纬交织,火草重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自古便有很多这样的诗句描绘着女性纺织的场景。在过去,织布机前一定有着一位女子的身影,用这项闺中技艺,为一家老小纺纱织布,制作衣物。这份披于一身的牵挂取材于山川大地,创造于巧手灵心。

纺织行业一直是服务于人类着装的手工行业。穿衣护体,避风御寒,遮丑饰美,大约就是纺织兴起的重要动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采用野生的葛、麻等,利用鸟兽的毛羽,编织成粗陋的衣物,原始的手工纺织开始取代避体的叶草、兽皮。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纺织品随之出现了花纹和色彩,细密与精致逐渐显露于织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多元的民族特色,再加上渊源长流的历史文化,让中国纺织业百卉千葩。其中,古老的火草麻布技艺便是中国纺织史上罕见的纺织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采用一种名为“牛耳朵火草”的野生植物叶子作为纺织原料,制作出了这种特有的布料——火草布,如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衣着火草布的民族众多,其中就包括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等。

祥云县的白龙潭村,一个小傈僳族村落,尽管只有70户人家,但至今仍保留着火草麻布的制作技艺。谷玉仙是当地有名的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火草麻布制作已有50多年。从祖辈开始,便依靠火草麻布遮雨御寒,因此,她从小就学会了用火草织布。

“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穿”,这是傈僳族的谚语。制作火草麻布是傈僳女人的必修课,哪怕时代瞬息万变,在这温暖的小院里,这项手工技艺仍未被时间磨损消散。

火草麻布工艺独特,编织时有两梭线,一梭为麻线,一梭为火草线,交织形成独特的火草麻布。

每到火把节前后,是火草的生长旺季,也是采摘的最佳季节。傈僳族人民要趁这个时候,抓紧拔火草。火草叶长约15厘米,叶背面有一层交织无序的薄膜状白色纤维。火草叶采摘回来后要用清水洗净,洒水保鲜并在当天撕下白绒,最多不能超过三天,过了这个时间火草叶变干,附着的白绒便难以撕下。趁鲜活撕火草,同时将这层薄如蝉翼的白丝搓捻成线。

这时候要开始准备麻线了,将浸泡过的麻皮线,分粗细手捻成线。谷玉仙将麻线缠绕在胸前,顺势而下,拉出粗细相仿的麻线搓捻,融合之后绕成一团,如此动作快速重复。有了妹妹谷玉菊的陪伴,纺织作业不再单调。

捻好的麻线将在纺车上加固纺紧,使之不易散开。左手拉动麻线,通过脚趾的力量控制麻线的走向,右手配合转动纺车。麻线在高速旋转下变得更加牢固,且韧性更强。

纺好的线放入锅中蒸煮,草木灰过筛撒入,两到三小时后,在碳酸钾的作用下,麻线被漂白,线的质地越发结实,不易扯断。

洗去草木灰并晒干,谷玉仙要利用牛油和鸡蛋软化麻线。牛油切入热水中即刻融化,倒入蛋液,充分搅匀后放入晒干的麻线。这种纯天然的滑液沁入一缕缕线丝中,麻线原本粗糙的质地因此变得柔软贴肤。

在织布机上排好经线和纬线,经线用麻线、纬线则用火草线。谷玉仙坐在织布架的一端,手拿织压具器,脚蹬踏板,保持着有序的节奏。

呼吸之间,经纬交错,由线成面。

一匹七尺长、七寸宽的麻布,需要历经15个小时才能完成,织出的布就叫火草麻布。如果要将其缝制成服饰,那么两斤火草一件衣,前前后后需要耗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经过泡洗之后便可以成为傈僳族人民的服装。火草麻布在傈僳族妇女的巧手之下,还可以做成褂子、挎包、围巾、腰带、等等日常生活用品。

火草麻布颜色素雅、结实耐磨、冬暖夏凉,一针一线,皆是亲情,皆为牵挂。

谷玉仙偶然间想起,老一辈曾经口述的染色方法,但她一直没有实践,最近才想起来试一试。树皮晒干磨成粉末,不同的树皮呈现的颜色效应也有所不同。这种天然的染料,谷玉仙也不确定能否成功。

一番忙活之后,再用洗衣粉进行漂洗,麻线竟然没有掉色,这次的实验非常成功,颜色也正是她喜欢的朱红。

女儿在家里开了个小饭馆,平日顾客多时,谷玉仙就在后厨搭把手帮帮忙。到了淡季,闲时她便会坐在织机前,一遍一遍,重复着经纬线的交织。

如今会制作火草布的人寥寥可数傈僳族人身着火草衣的时光久远而珍贵纺车摇晃光影,火草交织回忆女红织布为君,烛火夜盼归期只愿凛冬散尽,而星河长明。

来源 樂字号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