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1600余种植物自由生长在轿子山 这里还藏着很多“黄金”!

你知道吗?1600余种植物自由生长在轿子山

轿子山景区位于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共生存,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极为复杂、类型多样,物种丰富度高,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所占比重大。轿子雪山多年来在开展保护宣传、减少保护区内人为干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据悉,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456公顷。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迄今为止,共记载野生维管植物154科507属161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15科31属94种;裸子植物7科11属20种;被子植物132科465属1497种;合计有种子植物139科476属1517种。

轿子山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保护方面,保护区主要保护以急尖长苞冷杉林、高山柏林、黄背栎林、高山松林等为代表的滇中地区唯一在轿子山有分布的植被类型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以攀枝花苏铁、须弥红豆杉、西康玉兰、丁茜、乌蒙绿绒蒿、东川当归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保护长江中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和四季长春的昆明地区的生态屏障;保护滇中地区两江流域未来植被恢复最适合、距离最近的种源地。

今天,让我们首先带大家认识保护区内重点保护,也是游客来景区观光旅游时也能常见到的这些植物。

急尖长苞冷杉

(学名:Abiesgeorgei var. smithii),又名乌蒙冷杉,是松科冷杉属长苞冷杉的变种,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一至三年生枝密被褐色或锈褐色毛,叶的横切面上面至下面两侧有一层连续排列的皮下细胞。它与长苞冷杉(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苞鳞较短,先端圆而常微凹,中央有较短的急尖头。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4000米的地区。

高山柏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所形成的高山柏群落自然是我国的特有植被类型。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滇中北部地区,是大凉山南延东支,是高山柏分布的最南端。据《中国植被》和《云南植被》记载,高山柏一般形成外观上非常特殊的垫状灌丛,很少见到森林类型。而在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内高山柏成了乔木状,高度达到10m以上,发育成罕见的高山柏林。该植被类型在轿子山主要分布在雪山乡马鬃岭一带,海拔3200—3700m左右,属于垂直地带性植被,面积约为1050.50hm2。而且在保护区外围还有更大面积的高山柏林连片分布。如此大面积连片的高山柏林,不仅在云南省,在我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乌蒙绿绒蒿

(学名:Meconopsis wumungensis et H. Chuang)是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主根萝卜状,长约4厘米,上部粗3-7毫米,末端狭圆柱状延长达10厘来。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禄劝),生长于海拔3600-3800米的湿润石上、岩壁上。

须弥红豆杉

(学名:Taxus wallichiana var.wallichiana)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一种。是中国特有种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生长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区。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天啊!轿子山中藏着很多“黄金”!

林麝、大灵猫、红瘰疣螈、云南闭壳龟……这些珍稀濒危动物如今正安然地栖息在滇中第一高峰——轿子山里。而2008年以前,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很难发现濒临灭绝、有“软黄金”之称的林麝。连轿子山的工作人员都说,“最近几年发现的很多物种都是我们之前没见过的,这和我们这里的生态保护工作分不开。”

(轿子山舒姑槽子+林麝+轿子山管护局红外相机拍摄)

(轿子山舒姑槽子+雪雉(雄)+轿子山管护局红外相机拍摄)

轿子山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与禄劝县分界处,因形如花轿而得名。经过多年来的保护和管理,轿子山保护区很好地保存了滇中地区最为完整的原生植被和生境垂直带谱。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物种相对丰富度高,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所占比重大,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调查统计,目前在轿子山采集并记录到哺乳动物79种,隶属于8目、25科、59属,分别占全国哺乳动物(645种)的12.25%、61.53%、43.10%、24.38%,占云南哺乳动物11目44科306种的72.73%、56.82%和25.82%。在轿子山自然保护区79种哺乳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及CITES附录I和II的珍稀濒危哺乳动物有13种,占轿子山哺乳动物物种数的16.45%。两栖动物方面,调查统计,目前初步整理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47种,其中,两栖类有22种,隶属于2目8科14属;爬行类25种,隶属于2目(亚目)8科18属。




如今,去轿子山“打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每年的必修课。截止2018年,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鸟类167种,占云南省所录鸟类种数848种的19.69%,占全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12.57%。其中国家Ⅱ级保护物种15种,如血雉、白腹锦鸡、红腹角雉、雀鹰、红隼等。2019年轿子山举办了首届观鸟节,30个小时的赛程中共记录到182种有效鸟种,其中新增了61种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记录,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金雕、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棕背田鸡、褐渔鸮等。

林麝:分泌的麝香堪比“软黄金”


林麝,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不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有“软黄金”之称。由于其价格昂贵,人为猎杀取麝致使野生资源枯竭,造成传统中医药许多名贵药方因无麝香原料而名存实亡。2016年,科研人员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取回红外触发相机查看影像资料时,再次发现了林麝的活体。

黄喉貂:喜欢吃蜂蜜的“二保”

黄喉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10个亚种,因前胸部具有明显的黄橙色喉斑而得名。由于它喜欢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称。耳部短而圆,尾毛不蓬松,体形细长,大小如小狐狸。主要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林区,巢穴多建筑于树洞或石洞中。喜晨昏活动,但白天也经常出现。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带,穴居在树洞及岩洞中,善于攀缘树木陡岩,行动敏捷。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及俄罗斯外东北地区。

猪獾:一只特立独行的濒危猪

猪獾,别称沙獾,山獾,是鼬科、猪獾属的哺乳动物。猪獾体型粗壮,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四肢粗短,头大颈粗,耳小眼也小,尾短,其整个身体呈现黑白两色混杂,背毛黑褐色,胸、腹部两侧颜色同背色,中间为黑褐色。四肢色同腹色。尾毛长,白色。猪獾是杂食性动物,喜欢穴居,在夜间活动,有冬眠习性,发情、交配于4~9月,每胎产2~4仔。猪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猪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血雉:爱群居“马甲”多

血雉,主要分布于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部和西南部留鸟。它的别名甚多,各地皆异——在甘肃,因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被称为“绿鸡”;因其羽毛形似柳叶,且沾绿,又称为“柳鸡”;因其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又因其脚红色,称“红脚鸡”者最为普遍。血雉性喜成群,常呈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活动。通常天一亮即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中午常在岩石上或树荫处休息。今年1月6日,轿子山景区工作人员在堆积了3天的雪地里一下子就发现了40多只血雉。

红腹角雉:一见此鸟好运来

红腹角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属于鸡形目雉科,体形和大小同家鸡差不多,雄鸟的羽色非常艳丽,头顶上生长着乌黑发亮的羽冠,羽冠的两侧长着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精巧而美丽,这就是“角雉”名称的由来。它的项下还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肉裙,色彩绚丽而富于变幻,两边分别有八个镶着白边的鲜红色斑块,中间在黑色的衬底上散布着许多天蓝色的斑点,有人说这些斑点很象草书的“寿”字,所以又称它为“寿鸡”,视为长寿和好运的象征。

火尾太阳鸟:轿子山颜值担当

(火尾太阳鸟 韦铭 摄)

每年4月底至7月初,无数扛着“长枪短炮”的人为了它在轿子山“潜伏”不少时日。它就是色彩艳丽的轿子山颜值担当——火尾太阳鸟。火尾太阳鸟是罕见的垂直迁移候鸟,常结集成小群活动。鸣叫时展翅跷尾,一副很傲娇的样子。喜欢用细长的嘴在各种花朵中吮吸花蜜和啄食花蕊、花叶。雄鸟红色,有着长长的艳猩红色中央尾羽;头顶金属蓝色,喉及髭纹金属紫色;下体黄色,胸具艳丽的橘黄色块斑。可供观赏,羽毛供装饰,也可作羽毛画。

兰芳 古文丽 整理

图 轿子山景区、张永强、郭明海

图片除署名外,由轿子山管护局供图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