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声声迎宾朋,歌舞阵阵庆佳节。12月22日,楚雄彝人古镇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来自全州的数万名彝族同胞穿起节日盛装与各地游客欢聚一堂,共同欢庆2018彝历新年。
彝族年源于世界上最古老历法之一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楚雄彝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节日当天,彝族同胞要杀猪、杀鸡、宰羊,庆贺当年人丁兴旺,祈福来年吉祥安康!
大红灯笼高高挂,歌舞升平庆新年
走进彝人古镇,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大迎宾道上铺起了一层厚厚的青松毛,彝族人民用青松针铺地,松柏枝搭楼牌,意为“青松愉快”。身穿节日盛装的彝族阿表妹、阿表哥用最欢快的三弦琴、左脚舞迎接各地游客,过山号、拦门酒、大刀舞等彝家人接待贵宾的最高礼仪,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体验到了彝家儿女火一样的热情和“管你喜欢不喜欢”的好客民风。
下午3点30分,2018彝族年联欢会在彝族德高望重的老毕摩诵经祈福声中拉开帷幕。一声声悠扬嘹亮的诵经声,一声声庄严肃穆的祈福声,将最珍贵的祝福献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彝族是一支从远古走来,真挚热情的民族,是一支生生不息,虎虎生威的民族。在如此盛大的节日里,彝族人民为八方宾朋献上好听的彝族歌曲、火热的彝族舞蹈,邀约大家同过彝族年。
穿流而过的金沙江水孕育了美丽多情的彝家阿妹,连绵起伏的威威彝山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彝家小伙。走进楚雄,就像走进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汇集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民风民俗文化,绽放着各民族瑰丽的艺术奇葩。《盛世花开》《相约彝山》《彝乡情》《火红的彝乡》等歌舞节目,为来宾及游客们献上了一场极具彝族特色的精彩演出,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多情彝家儿女喜迎八方宾客
今年彝族年,彝人古镇还举办了“指尖记忆”彝绣动态展、美丽彝州主题摄影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原生态大三弦打跳、彝族体育竞技等系列活动。在古镇彝人部落风情街,30余名彝族绣娘现场穿针引线,向大家展示精湛的彝族刺绣技艺,用最淳朴的方式绣出醉美彝乡。棕编、三弦、吹糖人、泥塑、坝子腔等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让各地游客赞叹不已,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体验和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的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黄昏时分,2018彝族年“千人彝乡宴”飘香开席。100余桌彝族特色宴席整齐排开,香甜可口彝家美食和着醇香清冽的美酒,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了一场彝族风情浓郁的饕餮盛宴。羊汤锅、彝家土鸡、山猪火腿、凉白肉、苦荞粑粑等彝族特色美食刺激着食客们的味蕾。
吃完彝家宴,大家漫步在彝人古镇大街小巷,或欣赏古镇美景,或与彝家人一起手拉手跳左脚舞,或进店选购一些彝族特产。在彝人古镇一家民族风情浓郁的服饰店里,来自重庆的王女士和朋友一起买了好几套彝族服装。“一直听说楚雄气候好,所以冬天就过来这边旅游了,很幸运遇到了彝族年,吃到了美味的彝家饭菜,感受到了浓浓的彝族风情。楚雄人民真的很热情,彝族服装也很好看,明年如果有时间,我还会来这里和大家一起过年。”
祭火盛典点燃新年的祝福
晚上,彝人古镇还将举办祭火盛典和篝火晚会。祭火盛典是彝族年的重头戏,分请火、颂火、祭火三个部分。待彝族毕摩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后,还有“大刀舞”、“苏尼舞”、“老虎笙”、“大锣笙”、彝家汉子钻木取火、脚踩或嘴舔烧红的犁头等一系列民间祭祀活动,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祭火盛典点燃新年的祝福,祈祷新的一年红红火火,随后的篝火晚会拉开了彝族人民狂欢之夜的序幕。今晚的彝人古镇,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彝族年期间,除了彝人古镇,其他彝族聚居区也会举行各类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大家可以到楚雄紫溪彝村、南华咪依噜风情谷、武定罗婺彝寨等彝族村寨做客,体验神秘多彩的彝族民俗。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银娟 文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孟鹏 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