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宿*六合
忘忧岛
大理,龙龛,下登村,白族人的洁癖在这里发挥到极致。
洱海边的这个小村落,无论何时去,都好像刚刚结束了迎新春大扫除,一尘不染。
院子里外铺满鲜花,白墙黛瓦的外墙印满热烈的壁画,和读起来心里会“啊”一声暗暗赞叹的村规家训——其实我早该猜到,王冠会选择它,就一定,是极美的。
如果你记性够好,或是,爱翻旧帖,或许会记得,滚妹和大家的第一个照面是传说中的太阳宫——【杨丽萍艺术酒店】。
紧接着,是那个引发后台无数询问的,“洱海边赏味期限只有两年的绝美悬崖酒店”——【六悦】;
再后来,还有武侠高手般存在的【朴约】,硬朗的建筑采用白族特有石材,里外鲜花遍布;
抬头可看星,低头能听浪,平视即苍山——令人流连的【云何住】,设计师八旬用当地石材、贯穿趣味盎然的空间形态和生活动线,造就了这座极具白族风情的建筑。
以及,我心心念念着要去的【雪山庄园】。
独特、大胆、过目不忘——如果硬要给风格迥异的它们找个共同点,应该就是这些。哦,还有还有:大明星最爱来悄悄潜伏的度假地。
不瞒你说,这些都出自王冠的手笔。
不过,比这些一房难求的精品酒店更惊艳的,是她本人。
我是王冠,西安人。性格嘛,简单率直,也特感性。
小时候生活在奶奶家,爱种花的奶奶和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的爷爷,启蒙了我对花草的热爱,和对色彩、空间的认知。
租车跑到拉市海骑马看湿地,像个孩子似的穿着水鞋到处跑
我热爱旅游,喜欢大山大水。从学生时代起,到毕业后去了新华社陕西分社工作,用来对抗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的,是一次次出游。
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云南丽江。住下来之后,我学着像当地人一样生活:逛菜市、走田埂,这里独有的缓慢安逸,令我着迷。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蓝天白云,碧波清溪。第一次来,我就知道,这是梦归的地方。
2007年,我辞去媒体工作,把生活搬到云南;也是这一年,我加入了千里走单骑。
2009年,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把她位于大理洱海边的家——太阳宫交给我们。
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如何重塑这样一栋房子了:
从第一家给纳西民居里安装烟感、喷淋、中央空调,到改造太阳宫,再到现在获设计大奖的六和酒店,不知不觉,改造、运营有趣的精品酒店这件事,千里走单骑已经做了12年。
我们深知,该如何从古建筑里还原出诗意,把艺术家的不羁妙笔变成狂野又舒适的度假酒店。
我喜欢这些特立独行的房子,它们不只是建筑这么单纯,而是一个个风格鲜明的设计师作品。
这样美好的艺术品,不应该被磨平棱角。
经过我们接手的每一间屋子,每一个院落,艺术还在,美还在,而我最大的乐趣,是呼朋唤友,让更多人知道,生活在艺术里,有多美妙。
六和,是一连串奇妙火花碰撞之后,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2015年春天,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有一栋房子,屋主看中我们打理太阳宫的用心,认定“非千里走单骑不可托付”。
取道人民路,一路繁花绿野,从小路拐进屋间弄堂,一片海就在面前铺了开来。
这一个照面,陌生又熟悉,就好象,我第一次看见太阳宫时的心情。
第一眼看到太阳宫,天和海都是深蓝色的,正要落下的太阳伏在苍山上,所有金色的重量都落在太阳宫上。那个瞬间我看呆了,脑子里就一直冒出一句话:一切都是那么灿烂,我们仿佛从暗中走来。
见到六和的第一眼,我再次找到了当年那种被幸福击中的感觉。
六和的原房主是几位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女士,游历了大半个地球,她们在洱海边,择了一块最适合看日落月升的土地,为自己和朋友打造了一个秘密花园。
本土设计师杨臻,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慢悠悠盖起这栋瓦白色的房子,再一点点打磨它。
撒下星月光芒的五边形天窗,原始的木与铜的质感交融;坐在吧台上恰好面对的那幅画,倚着榻榻米看见田野的角度……
花足了耐性和心力建起来的六和,舒展、从容、温柔。
六和的选址有着先天的优势:极佳的观海视野和极美的湿地景观。
设计师杨臻仔细比对了周遭的天光、水色、湿地的四季四时,反复细致考察后,才打造出这栋巧妙运用空间与自然亲密连通的房子。
其实,第一眼看到六和,我觉得,它好像不是很“白族”。
再多看几眼,清水施工技艺的墙体,天然去修饰的质感和色彩,分明和白族人干净素雅的气质一脉相承;围着六和里里外外走了几圈,外院和内庭的结合、跳脱的空间动线,简直就是白族人开放、大胆,带点小闷骚的内在个性。
明明,它的建筑外观,形态与建材都与白族传统民居迥然不同,却能读出白族人骨子里的真性情——这栋“神似形不似”的房子,就这样掳获了我的心。
这样潇洒的异形空间,克制又开放的设计,把所有风景和色彩都大开大合地推至眼前:
夏天看到洱海边的绿意日盛,冬天看到湿地边的杉树一层层变得火红;
灰白色的六和在龙龛的清晨变成雾粉色,又在傍晚变成丁香紫……
这栋三层小楼,最妙在窗。
这里的窗户无处不在:天花板上是巨大的五边形天窗,楼梯拐角处是矩形的窗,庭院抬头处则是一排剔透的窗。
六个房间都是异形空间,清一色的270度观海景跨度,躺在床上或是浴缸,身畔是朝阳、彩霞或者夕阳,无时不美妙。
无数面道窗收纳了整个洱海的美景,让六和终年悬浮在变幻莫测的自然幕布中,看阳光从明晃晃的云里垂下来,风窜来窜去,人梦一样待着。
2015年“未来大师”中国国际酒店设计大赛中,六和得到欧洲设计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行业主流声音的极高赞誉。
建筑面积只有704平方米,6个房间的六和,居然力压上海文华东方这样的超五星大酒店,拿下了“客房与盥洗室空间金奖”、“媒体关注奖”、“全场设计大奖”三个重磅奖项,惊喜之余,我又感动又骄傲。
设计这件事,好像,无关大小。
素净在外,热闹在内的六和,有点像在都市里假装冷漠的你。
我希望你来,卸下都市中的铠甲,换上软而别致的衣衫,全身心松弛下来,慢悠悠地享受一下大理的日常。
洱海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与水天一色的大露台最相宜的,是一杯香槟。
有人特别爱在这里下厨——随时待命的白族管家们会为你找来最新鲜的冷门蔬菜,横贯中西的各种食材。
市集里有新鲜的本地蔬果,慵懒热情的音乐,和一班新朋友。
洱海边垂钓,人民路闲逛,去热情的白族人家串门,生活在大理,越慢越有乐趣。
2012年,导演张扬拍了一部短篇《生活在别处》,这部时长18分钟的片子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了全国各地渴望“远方”的年轻人,一个清晰的目的地。
很多的人因为那部片子来到了大理,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因为六和,因为千里走单骑,与大理发生美妙的联系。
生活也不在别处,
生活就在大理。
美好的事情,正在这里发生。
支持王冠,你将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