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冬至有口福啦!一天卖1吨的建水城南米线落户正义坊

转眼明天就是冬至了,气温逐渐下降,一碗热乎乎的米线成为了云南人冬日里最佳的能量主食。而对于身处昆明的建水人来说,家乡的米线更是永远抹不去的舌尖上的记忆。寒冷的天吃上一碗配着草芽的建水红米线,一口鲜香滚烫的汤汁下肚,能从胃里一直熨帖到心里。如今,开在建水南城门的46年老店——建水城南过桥园米线店正式落户昆明,给昆明人带来了最正宗的建水味道。

用心还原正宗建水味道

每天凌晨3点左右,新鲜的草芽就会被送到位于正义坊购物中心(北馆)负一楼勐哩勐啦美食体验区的建水城南过桥园米线店,这些草芽不仅是建水的特产,也是制作正宗建水米线的关键。甜脆鲜嫩的白色草芽搭配上当地特产的红米线,米线的爽滑与草芽的脆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吃起来口感丰富,是建水人待客的首选佳肴。

建水城南过桥园昆明总店负责人师坚告诉我们,他出生在建水,最喜欢的就是建水的美食,但在昆明呆了好多年一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味道,做为吃货的他不甘心每次都要跑到家乡才能吃到,就想把家乡正宗的美食搬到昆明,让在昆明的建水人及喜欢建水美食的人都能不出家门吃上家乡味。

草芽离水后极易氧化变黑,很难长时间保存,因此每天都要新鲜运送,而与草芽到达店里的时间差不多,一锅高汤就要开始熬制了。高汤经过长时间熬制,味道鲜美可口。聊天的间隙里,有顾客跑来要一碗过桥米线汤,安抚宿醉后胃里的难受。在建水城南过桥园米线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吃米线,据说,一天卖一吨米线的场景经常出现,很多时候,到下午两点米线就都已售罄。

烤豆腐里的建水情结

建水人都有一个豆腐情结。在昆明的建水人都知道,家乡味在外很难寻觅。很多形状相似,味道却差异很大。有的为了解个馋,还专门趁空开车到距离昆明近200公里的家乡去,就为了吃块烧豆腐。

一块块喷香的烧豆腐,用手轻轻撕开蘸着精心调制的沾水,唇齿间满满的豆香味和蒜香味。建水大街小巷和集市里都是烤豆腐的小摊儿,摊主现场烹制,工具也只有一双筷子,一盆炭火,一个古朴的烤帘,变戏法一样地将豆腐在铁帘上翻来翻去,只需几分钟,扁扁的灰豆腐就变得气鼓鼓的,成了个圆球,“黄袍”加身,煞是惹人爱。食客们自己动手,将豆腐球夹到自己的碗里,咬上一口,香气被释放,离老远都闻得到。

为了保证建水烧豆腐的口味纯正,师坚宁愿提高成本买手工豆腐,制作蘸水也专门用成本高的黄辣椒。他说,我不单单是一个商人,我更愿意别人叫我是一个做美食的,因为商人要盈利要核算成本,做美食需要的是用心,从选材到配料一点都不能马虎,这样纯正的建水味才能送到食客舌尖。

云报文旅全传媒 袁琳 文

建水城南过桥园米线店供图

责编 刘爔

审核 孟鹏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