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咖啡养成篇
早在“小糖人儿童摄影”开创前,80后王博和李小晓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品牌——卷耳咖啡。“我们能够相识、相恋离不开咖啡这个‘媒人’。”咖啡使两个志趣相投的人成为情侣。2014年初,随着对咖啡的喜爱及了解,王博和李小晓决定创办自己的咖啡品牌。“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停下来坐着喝上一杯现磨咖啡的人来说,耳挂咖啡是最好的替代品,是一种纯天然、有机的咖啡饮用方式,所以我们开始做耳挂咖啡,取名叫‘卷耳’。”
“卷耳”耳挂咖啡长有两个小耳朵挂页,搭挂在杯子的两旁,将热水对准袋子里的咖啡“叶”一冲,一杯纯正的黑咖啡醇香四溢。不少在昆明生活的白领一族都品尝过这包印着卡通猪的“卷耳”咖啡,但他们不知道“卷耳”的背后,王博和李小晓发生过无数次摩擦。“做卷耳非常不容易,因为咖啡领域并不是我们两个人的专业,在一些小细节上很容易产生分歧,好在这样的分歧却是促使小店进步的基石。”李小晓认为,相比起其他合伙人来说,情侣的关系让两人更能坦诚地与对方交流自己的想法,“各自想法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小店越来越好,因此这样的思想碰撞是很必要的。”
在耳挂咖啡热卖的推动下,王博和李小晓决定为“卷耳”搭建一个载体——开设一家实体咖啡馆。“卷耳小店”坐落于文林街,仅有30平方米的空间, “这是我们经营咖啡文化新的一步,店里只有6到7张桌子。”李小晓认为小的咖啡馆幸福感和人情味更浓,“很多客人来过几次后就能和店里的人成为朋友,这种交朋友的方式很特别,同时也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卷耳小店”不仅喜获人们的光顾,还吸引了一群动物,成了小店的忠实顾客。“我们的店长非常喜欢小动物,店里从不对动物进行限制,店长还会准备一些吃的留给到访的小猫、小狗。”周边的狗狗们更是成为了“卷耳小店”的常客,“有一只金毛每次出来遛弯,都要进店和我们打个招呼。”
2015年10月,王博和李小晓精心筹备的第二家“卷耳小店”开业。这次的分店,两人探寻新的商业模式,与“妈妈付”连锁餐厅达成连纵合作,实现双赢。“现在大多数昆明人喜欢喝意式咖啡,这种咖啡要加入牛奶调味,而卷耳咖啡卖的是手冲黑咖啡。” “我们希望能培养起一批会喝精品咖啡、真正喜欢喝黑咖啡的人。”两人说道。
两人出品儿童摄影“大片”
2015年初,王博与李小晓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一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让两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以前一直在做婚礼纪实的拍摄和旅拍,结了婚后对我们的生活规划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成立一个儿童摄影机构。”身为自由摄影师的王博说道。
这一想法得到李小晓的认同,两人开始寻找工作室,M60艺术创意园古旧的场房吸引了他们。2015年6月,经过精心的设计、装修,老房子很快焕然一新,白色的墙面上挂上了由李小晓设计的“小糖人”牌子,沿玻璃门进入后,一个干净整洁的棚室呈现在眼前,装饰以盆栽、墙画等一些简单的道具,显得质朴却不简单。棚室的旁边,一间相通的房间布置了吧台,吧台上放置着一台咖啡烘焙机。“选定了这个地方后,我们将卷耳的后方工作室也搬到了这里。”每当拍摄空隙,王博就能走到烘焙机前冲一杯咖啡细饮。
在这里,王博和李小晓达成了明确的分工体系,“我负责摄影,她负责创意和设计。我们共同达成的拍摄理念是不添加过多的装饰,将小朋友最自然、纯真的一面记录下来。现在很多时尚杂志的拍摄方法都是纯色的背景,成像主要靠服装、造型和模特本身的表现力,所以,我们决定为小朋友也拍摄这样的时尚‘大片’。”
“很庆幸,我们是先创业,后结婚,创业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磨合期,留给我们很多回忆。现在我们都很尊重对方领域的工作,我很崇拜他的摄影,而他也很相信我,将品牌设计的工作交给我。”李小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