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共记录170种鸟种,其中还有濒危鸟种

12月23日,2018第三届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落下帷幕,经过16支专业观鸟团队为期三天的精彩角逐,本届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所有活动赛事顺利完成。

本届观鸟节设立了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松赞林寺-高山植物园一个主赛区,尼西乡汤满河谷、小中甸水库环线两个分赛区,相比其他观鸟节赛事具有高海拔、长时程、多赛区等特点,对参赛选手的体力和意志均具极大挑战。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获悉,本次观鸟节共有16支参赛队伍,参赛选手64位,共记录有效鸟种170种,其中还有效观测到中华秋沙鸭和青头潜鸭两个濒危物种。


总体与第一届和第二届观鸟节的记录的鸟类名录相比,第三届观鸟节新增鸟类记录25种,分别是青头潜鸭、鹊鸭、牛背鹭、胡兀鹫、孤沙锥、火斑鸠、灰卷尾、白喉扇尾鹟、红嘴蓝鹊、岩燕、橙斑翅柳莺、黄腰柳莺、黄眉柳莺、四川柳莺、棕颈钩嘴鹛、棕头雀鹛、褐鸦雀、黑颈鸫、红胁蓝尾鸲、红尾水鸲、白冠燕尾、领岩鹨、黄颈拟蜡嘴雀、拟大朱雀、红胸朱雀。


唯一队伍记录到的鸟种为9种,分别是青春白鹭队记录的火斑鸠、白颈鸦、白颊噪鹛、紫啸鸫;金江日月队记录的灰卷尾;闲云野鹤队记录的红胁蓝尾鸲;高原金雕队记录的领岩鹨和红胸朱雀;香格里拉队记录的褐鸦雀。

青头潜鸭 摄影:周世中

中华秋沙鸭 摄影:周世中

西南林大学教授韩联宪介绍道,本届观鸟节为《香格里拉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中鸟类物种名录新增了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普通秧鸡、拟大朱雀、黄嘴朱顶雀、孤沙锥6个新纪录。其中中华秋沙鸭和青头潜鸭的观察记录,使得大众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两个濒危物种,为这两个珍稀物种分布和越冬地提供了新的信息。

此外,韩联宪表示,本次观鸟赛对了解香格里拉鸟类的迁徙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比赛中记录的灰卷尾、栗背岩鹨、领岩鹨、火斑鸠、大沙锥、孤沙锥等鸟类在鸟类学专著记载,认为它们秋季向南迁徙,冬季不会栖息在纬度偏北,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高原山地,但依据本届观鸟节各队的观鸟数据,揭示这些鸟冬天依然能在高原上生活。部分参赛选手在汤满河谷还观察到河乌、褐河乌同域分布的有趣现象。


(附获奖名单)

云报文旅全媒体 赵雄 文

苏杰 图(除注明外)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韩怡 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