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红河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535.26万人次,同比增长36.64%。
2016年,红河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535.26万人次,同比增长36.64%,完成调整后省级全年任务数的102.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498.91万人次,同比增长36.46%,完成调整后省级全年任务数102.52%;接待海外旅游者36.35万人次,同比增长57.02%,完成调整后省级全年任务数100.9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4.61亿元,同比增长44.12%,完成调整后省级全年任务数的100.22%。实现旅游增加值为96.11亿元,同比增长25.39%,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1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18.45%。旅游业对交通的贡献为30.08亿元,同比增长23.62%;对住宿的贡献为26.90亿元,同比增 长12.95%;对餐饮的贡献为39.02亿元,同比增长25.90%(以旅游经济指标根据省上的统一部署进行修正调整)。
2016年,红河州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旅游强州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完成旅游主要经济指标任务。
加强规划引领,推动科学发展。红河州聘请专家团队编制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红河州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规划(2016-2020年)》等四个规划,启动了《红河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红河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总投入293万元,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龙头作用、法治作用、权利作用、调控作用、优化作用、能动作用、保护作用、监控作用和服务作用,推动红河旅游产业沿着科学、正确、有序、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加大投融资力度,扶持产业发展。2016年,红河州在财力不是宽裕的情况下继续安排1亿元旅游发展资扶持旅游产业发展,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50亿元旅游基金,扶持红河旅游产业发展,到2016年10月底,50亿基金全部安排到具体旅游建设项目,全年争取到中央旅游产业资金1672万元,争取到省级旅游产业资金3220.4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有力扶持了红河州旅游项目建设,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狠抓项目建设,筑牢发展根基。2016年7月,红河州召开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问题,州委、州政府出台了《红河州旅游产业车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措施。全州推进五区一带四类183个重大旅游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236.33亿元,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督查单位、督查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等,压实责任,使项目责任人切实肩负起责任,为推动设项目建尽职尽责。2016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
打造精品产品,加快转型升级。红河州积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截至目前,红河州已经打造了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景区、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弥勒湖泉生态园、可邑民俗村、建水团山民居、文庙、燕子洞、朱家花园等八个国家AAAA级景区,正积极将建水古城、弥勒旅游城市、屏边滴水苗城、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景区打造和升级成为国家AAAAA景区,弥勒太平湖森林公园、弥勒锦屏后海景区,蒙自石榴庄园、过桥米线小镇、法式风情园等重大高品质旅游项目在加快建设完善,全速加快红河旅游转型升级。
健全产业标准,创建旅游示范。近年来,红河州部署了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健全了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特色客栈、特色村镇、农家乐、旅游客运等标准地方标准,确定了一批创建旅游示范区、示范点试点,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旅游区、旅游企业加强旅游硬软件建设,不断提高红河旅游质量品质,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努力,2016年,红河州对弥勒、建水、元阳、河口、蒙自五个示范区和全州23个示范点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
大力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市场。2016年,红河州继续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继续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的形象广告,让更多的人认识红河,了解红河,不断扩大影响力,加深红河旅游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在昆明长水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和台湾桃园机场等投放红河旅游广告,聘请萨顶顶出任红河旅游推广大使,组织了《爸爸上哪儿》、《闪亮的爸爸》等旅游宣传活动,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组织了云南迎接高铁通车时代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举办了建水孔子文化旅游节、绿春哈尼族十月年、屏边苗族采花山节和河口中越国际商贸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同时继续加强与报刊杂志的合作,加大新兴媒体的应用,完善互联网、微信平台、官微博等宣传平台,全年投入旅游宣传促销资金3500多万元。
来源:红河州旅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