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州守护者观鸟及鸟类保护中心等4家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36名志愿者共同开展了云南省紫水鸡专项调查,同步对剑川剑湖,鹤庆草海,洱源东湖、西湖、海北,大理洱海月公园、罗时江湿地、海舌公园、才村码头,腾冲北海,石屏异龙湖等地的紫水鸡进行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云南省共发现紫水鸡2291只,其中大理州2078只,剑川剑湖1478只,为全国最大种群。
紫水鸡是一种鹤形目秧鸡科的杂食性鸟类,中型涉禽,体长44-50厘米,通体蓝色,阳光下有金属光泽,红色的嘴形特大,头具红色额甲,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水鸟”。紫水鸡的脚和趾较长,呈暗红色,尾下覆羽纯色,活动时尾频频向上扭动,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非常显眼。紫水鸡擅长行走和地面奔跑,常涉水于浅滩、沼泽处,有时也攀爬到芦苇或茭草茎上,或者在荷叶、野菱等水生植物、叶片上行走和停息,一般很少飞行或者游泳,在飞行时两翅扇动缓慢,长长的脚悬垂于后,显得比较笨拙。
150年前,紫水鸡在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但到了上个世纪末,紫水鸡种群数量急剧锐减,几近地区性灭绝。到21世纪初,云南仅分布在剑川剑湖、洱源西湖、石屏异龙湖等零星区域,种群数量不足200只。随着云南省湿地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强,紫水鸡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达到9个州市、13个县市的16个湿地。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剑川剑湖于1995年首次观测到紫水鸡。据历次调查数据表明,剑川剑湖2016年初紫水鸡数量为767只,2017年初为877只,2018年初为1288只,2019年初达到1478只,占大理州紫水鸡总数2078只的71%、云南省总数2291只的64.5%。
剑川剑湖是云南乃至全国紫水鸡的最主要分布区域,剑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成立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加强湿地管护和实施“三退三还”等湿地保护恢复项目,使剑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栖息鸟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目前,紫水鸡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予以保护,同时,还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一颗闪亮的“明星”物种予以优先保护。
下一步,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将以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共建“花-鸟-鱼”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云报文旅全媒体字丹瑶 文 通讯员 李泽辉、张望星
责编 陶优
审核 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