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今日下午4点半向全球推介云南 记者提前探营!【组图】

今天,云南将成为世界的焦点。下午4点半,“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外交部云南全球推介活动将在外交部蓝厅如期举行。届时,外交部长王毅将倾情推介七彩云南,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也将向全世界发出云南名片。蓝厅即将迎来“云南日”。昨日下午,记者提前探营。

巡展区

空运10多种鲜切花打造“云南美”花墙

民族图案的桌布、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服务人员、云南本土花材制作的花墙……你知道吗?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忙碌下,从推介会发布厅,到长廊里的巡展区,再到互动品鉴区、冷餐会现场,已是满满的云南元素。

外交部南楼大厅里,淡蓝底色的指示牌已经稳稳置于电梯口。走上3楼,巨幅宣传画迎面而来,雪山下身着传统服饰的云南各族人民在向中外宾客发出热情地邀请。到这里,其实已经进入了云南巡展区。巡展区用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进行区隔,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

▲花墙

长廊的尽头是花艺师精心打造的一面花墙,抽象的造型十分奇特,走近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主题为“云南美”的花墙由10余种鲜切花精心设计,花材均空运自云南本土,包括康乃馨、玫瑰这两种种植面积最大的花,还有神似孔雀的天堂鸟,抽象的造型则给参观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神秘的蓝厅就在长廊旁。记者走进蓝厅时,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协调各项推介会事宜。发布厅的正中是一幅天蓝色的大背景板,上面写着“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八个大字,下方,一只七彩孔雀似乎飞翔在彩云之南。“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八字由云南青年女书法家马晓鸿题写。

非遗传承人现场挥毫东巴文引围观

“和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看着就像一个房子。”蓝厅外的云南展区里,看着非遗传承人和正文把造型奇特的东巴文从行李箱中一幅幅拿出来,参加推介会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围了过来。和正文向大家解释:这的确是一栋房子,里面住着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房屋旁是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意为家庭和睦。简单的展台布置妥当,和正文现场为大家写起了像图画一样的东巴文。

追溯历史,和正文的家族在两三百年间一直传承东巴文化,和正文是第二十四代。于和正文而言,他身上流淌着世世代代传承东巴文化的血脉,这一文化元素已经深深印入他的骨血之中,将其传承发扬下去早已是顺其自然的事。

咖啡豆

品鉴区

现磨特高海拔咖啡豆香气扑鼻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咖啡原料基地。走进互动品鉴区,云南咖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后谷咖啡的特高海拔咖啡豆现磨咖啡,展桌上还能看到咖啡整个生产线的还原。

另一边,云南农垦集团云南咖啡厂也为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带来了中东专用焙炒咖啡豆、“云啡”焙炒咖啡粉、“云啡”焙炒咖啡豆、“云啡”速溶三合一4个咖啡系列。


▲冲泡昌宁红

布朗普洱和昌宁滇红味道非凡

走过香浓的咖啡,仿佛就能转身踏上葱郁的茶山,来宾可以在这里品鉴到采自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的“天赋”和“地道”两种普洱,以及保山昌宁红带来的云南特级滇红茶。布朗山茶叶浸入热水,香气馥郁,滋味顺滑厚重却又层次丰富,而滇红茶汤色金黄透亮,味道纯正。

冷餐会

大到背景板小到取食签满是云南味

既然推介云南,怎么能少了美食呢?推介会后,来宾们将来到冷餐会现场,从味觉、视觉、听觉上品味云南美。

到达冷餐会的楼层,走入另一边的屏风,就来到了冷餐会的现场。穿着云南白族、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服装的服务员正在紧张筹备中。

▲民族特色吊坠

此次冷餐会整个布置以彝族图案为主,白色桌布的边角都能看到彝族最拿手的绣花图案,中间的餐台上还坠着色彩丰富的彝族吊坠,桌上放着的伴手礼上也有独具云南特色的绣花,冷餐会上大大小小的取食签全是手工制作,贴上了身穿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玩偶。另外,现场还准备了几百份的精美菜单,宾客们还能将民族装饰品带回家留作纪念。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冷餐会现场将由彝族舞蹈和著名的“海菜腔”开场。来自红河州歌舞团的姑娘们将身穿彝族服装来一段原汁原味的“跳花腰”舞蹈,而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也将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高亢清亮的唱腔一定会让各国来宾大饱耳福。

▲取食签  

从山珍美味到豆花米线地道云南味

冷餐会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美食,虽然昨天记者还没见到实物,但菜单中的几道独具匠心的菜品已经让人十分期待。据云南省旅游饭店暨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杨艾军介绍,来自滇菜最高学府——中国滇菜研发中心的4位大厨和8位来自昆明洲际酒店的大厨一起,带着40余人的团队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设计这份有6道冷菜、5道热菜、7道点心、2道主食的菜单。

你听说过蔬菜刺身吗?此次冷餐会上名为“彩云刺身拼”的菜就是不经任何烹制环节的香格里拉松露、保山香橼、芥蓝、大理野生葛根以及甜脆百合盛装而成,最大限度的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除了山珍美味,冷餐会还会制作一道昆明人日常里缺不了的豆花米线。“冷餐会的特点就是菜品都要保证一口就能轻松吃下,不设刀叉和筷子,只用取食签取食,所以我们在制作豆花米线的时候,是把它先凉拌好,装在一个小调羹里,来宾只要一呡就能品尝到它的美味。”杨艾军说。

除此之外,虽然云南野生菌现在不是当季食材,但一场美食秀决不能少了它。大厨们会用面做出青头菌、牛肝菌和松茸的样子,和真的野生菌十分相似,里面的馅料则是炒制的野生菌,具有一种“似蘑菇、非蘑菇、是蘑菇”的美食情趣。另外,大理剑川的乳饼也会佐以一小片香格里拉黑松露出现在冷餐会现场。

杨艾军说,这些此次专门打造的菜品下一步也会逐步推广到云南的各大酒店、饭店,让云南本地人和游客也能尝到这些美味精致的新云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