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每个冬天最为有趣的事情当属吃杀猪饭了。
云南杀猪饭,又称杀年猪,多在每年农历的冬腊月操办。在春节前最为喜气的时节,邀请亲朋好友来到自家亮堂堂的农家小院里,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丰盛的杀猪饭,就能轻易感受辞旧迎新的年味。
因为民族习俗和地区差异,云南各地的杀猪饭都有所不同。今天,云旅君就带大家看看大理杀猪饭的特色。
不止“风花雪月”,也是“食味江湖”
1月末的大理,天气转凉,农事渐少,客事增多。在大理各地,人们已经为即将到来的“杀猪宴”排好时间计划表。世居苍洱之间的大理白族农家淳朴好客,如果你此时身在大理,一定要去做上一回“杀猪客”、吃上一顿“杀猪饭”。
大理的“杀猪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生皮是少不了的内容。大理各地生皮大同小异,总不过将猪皮、生肉或凉拌、或醮醮水吃。苍洱片区、洱源县喜欢要用干稻草来烧制整猪褪毛,叫“火烧猪”,意在吃猪皮。其余各县,不用稻草烧,用滚水烫洗,快刀刮褪猪毛及猪皮上的鏖糟,再开膛破肚割肉。
至于大理杀猪饭的配菜,则是品类丰富、选择多样。用红肉炖、酥肉、五花三线肉千张、粉蒸肉、干香、白扁豆、杂碎、竹笋等制成“土八碗”是大理白家杀猪饭的精华。延续白族传统宴席上的典型菜谱,“土八碗”用煮、炒、蒸、炸、煎、腌等不同方式烹制佳肴,丰富的菜品色泽鲜艳,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大理杀猪饭的顺序也有讲究。午饭主要以生肉、生皮为主菜,再配上腌菜炒肉、猪血豆腐汤等菜品,较为简单。原汁原味的正宗“土八碗”一般则出现在晚上的宴席间。
杀猪三顿饭,除了午饭和晚饭之外,“晌午”也是大理杀猪饭的特色之一。杀好猪后,选取肥瘦相间的猪肉提前腌制,吃过午饭,到下午大概三四点的时间,在院子里架好火盆。将新鲜肉块直接放于刚烧出的木炭上进行烧制,待烧到一定火候就能直接食用。和在烧烤桌上烤制的猪肉相比,肉质有些许自然的甜味,更加可口嫩滑。
“去大理,田野由绿变黄,碰巧赶上大理人的杀猪饭,接受主人热情邀请,跟着本地的村民在小院里摆上三五个炭火盆,小酒配着滋滋作响的烤肉,生活的惬意大概就是如此了。”游客毕成然和朋友从成都自驾到大理上沧村,偶遇大理人的杀猪饭,感到惊喜万分。
“大理本地的菜做法讲究,味道也非常好。尤其是生皮,配上用葱、姜、蒜还有本地炖梅制成的调料,非常可口,大理不止有风花雪月,还有食味江湖!”
杀猪饭里的“年味”,多少情怀在其中
“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相聚。过年了,不管多远,家里兄弟姊妹都必须回家一起吃顿杀猪饭,过个红红火火又喜庆的大年。”陈亮的老家在南涧县,在外打拼多年,每年过年回乡和家人吃一顿杀猪饭就成了他最渴求的年味。
陈亮的家乡大理南涧县将办客统一称呼为“盘闲事”(也就是家里办客)。“盘闲事”最佳的日期一般都是每年的头两个月。这段时间正是农闲时节,不缺邻里相帮、也不缺热闹,且温度较低,请客剩下的饭菜也能保存较长时间,不会浪费。确定了弟弟回来的日期,陈亮的哥哥提前一个星期就备好杀猪饭要用的猪。杀猪当天又喊来了七八个成年汉子一起拿了麻绳和钢丝绳来帮忙。
杀猪的前一天,全家人就忙开了。女人忙着清理炉灶、买菜备菜;男人则借水案,磨刀霍霍,为第二天的屠宰能够顺利完成做准备。杀猪饭当日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伴随着鸡鸣犬吠声,大家便开始在灶房内进进出出,洗的洗、烧的烧,忙碌起来。陈亮进门时,猪已经宰杀好,见到忙碌的兄弟姐妹们,二话不说,陈亮放下行李就随着家人架着肥猪往屋外走。大伙儿找了空地,男人们支起稻草或表杆将猪肉烧成焦黑,女人们负责冲洗加工烤好的猪肉。不一会儿,经过刮洗的肥猪整体呈金黄色,散发出一阵阵稻草的清香。
到了晚饭时间,宾客已陆陆续续地聚齐,迎接新年的“欢乐喜宴”正式开席。菜饭一一上桌,大家亲密地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都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席间,女人们聊起常家,男人们则唱起行酒歌,杯杯相碰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
生怕客人酒不够、菜不饱不尽兴,陈亮的母亲坐下吃了一会儿,又连忙起身到厨房添菜。堆了满满一碗的菜碗刚动了一点点,立马又给加上满满一大勺,客人嘴里的饭还没咽下,就连忙添上一大碗。主人家待客的热忱让客人们倍感温暖,从天亮吃到天黑,菜热了又热,酒添了又添,个个吃得心满意足。酒席间,新年的喜乐气氛随之蔓延开来,饭后大家又在院子中心燃起篝火,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炙热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杀猪饭里的“年味”,多少情怀在其中。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字丹瑶 文/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韩怡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