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闪烁的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明媚灿烂的花海、美丽的家居庭院......走进昌宁县茶韵公园、星河田野公园、田园镇龙泉社区等地,一幅幅山水田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今日(8月22日),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跟随媒体团走进保山昌宁。“环山脉水、田城相拥,让市民、游客看得见蓝天白云,望得见绿水青山,把昌宁打造成为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是全县人民的心愿和目标”,在“美丽县城”建设座谈会上,昌宁县发改局局长王俊说。
昌宁,滇西一张靓丽名片
游百里沧江、观天堂杜鹃、赏田园美景、浴天然温泉、品千年古茶.....昌宁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来到昌宁,市民、游客四季皆有玩场。
千年茶乡,田园城市,昌宁作为滇西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一直以园林城市、生态城市、5A级景区标准,推动城市建设。据昌宁县发改局局长王俊介绍,昌宁计划在3年内实施37个项目,总投资19.22亿元,打造“美丽县城”。其中,2019年实施32个项目,投资8.69亿元。坚持什么不足补什么,哪里不美改哪里。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昌宁“美丽县城”建设底气源于良好的基础。自昌宁建设“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以来,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园林城市雏形初具、魅力初显。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县城”“云南省卫生县城”等称号,2017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截止2018年末,昌宁县城建成区面积9.8平方公里,建成水环境生态治理示范园、茶韵公园、滨河公园等11个公园,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72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昌宁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14%,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24%,林荫路推广率达71.32%,河道绿化普及率达86.26%,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达90.7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100%等。从创建基础看,昌宁“美丽县城”建设“干净”有保障、“宜居”有支撑、“特色”有基础。
今后随着昌保高速公路加快推进,2020年可实现通车;云龙—永平—昌宁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杭瑞G56复线列入“国高网”建设规划......昌宁区位短板将转变为区位优势,昌宁将逐步成为云南沿边经济带的重要接点、澜沧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云南沿边旅游的重要驿站。
这些生态公园 让昌宁美得超乎想象
位于昌宁县城中心的“茶韵公园”,一直是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周末或者茶余饭后,许多人都喜欢到这里走走坐坐,甚至有人说在昌宁的休闲生活“不是在茶韵公园,就是在去茶韵公园的路上。”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茶韵公园”是昌宁自2013年以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昌宁形象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城市在田园风光中,田园风情在城市里”的人文立项。步入其中,昌宁农耕文化、茶文化、青铜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特有文化元素,吸引人们眼球。
“茶韵公园”总占地面积350亩。去年,昌宁对“茶韵公园”进行改造提升,以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为根本,采用“步移景异、园中现园”的策略,实施一个主题加十个园中园的“1+10”改造工程。今天通过实地探园,记者感受到改造后的公园,植物景观更加丰富,滇朴、清香木、天竺桂、银杏等植物在这里都能看到;公园功能更加完善,承载了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
本地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只要有空余时间,都会约着几个朋友到公园晒着太阳聊天,晚饭后又到公园去跳广场舞,几乎成为了“公园人”。王女士笑呵呵地说:“我们这个城市非常好,风景美,气候好,住着非常舒服。”
遍地盈野向阳花,朵朵葵花笑开颜。连日来,昌宁星河田野公园的向日葵花海也竞相绽放,黄灿灿的向日葵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美得令人窒息。盛开的向日葵,铺出一幅童话般的美丽乡村画面,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驻足赏花、留影。
当风吹过,空气里也是金色灿烂的气息。“生活在昌宁真幸福,在城市中就能感受到最特别的田园时光。”媒体团的记者们纷纷表示。
在昌宁土生土长的媒体工作者张忠海告诉记者:“随着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骑行发烧友、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采风,感受美丽的田园风光。甚至还有不少情侣到此拍婚纱照。”
昌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宏伟告诉记者:“昌宁目前正在打造万亩农业景观助力‘美丽县城’打造,农业的合理规划、科学种植,不仅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同时为建成美丽城市和市民休闲观光创造了优美环境。此外,实现耕地利用率和农作物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不求大家闺秀,但求小家碧玉。”对于“美丽县城”的打造,昌宁县住建局副局长于波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干净、宜居、特色”这三大要素,听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很难。昌宁是千年茶乡,是一座有颜值、有文化、有故事的老城。下一步,昌宁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将更加注重细节和个性化,切实将昌宁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云南最美县城。
家家都种花 户户“满庭芳”
“龙泉村,是宝地,将你我,来培育;建设好,新农村,本条约,要牢记;爱国家,爱集体,跟党走,志不移;务正业,谋生计,勤耕作,同富裕......"这个昌宁县田园镇龙泉社区,用三字经改编的村规民约。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去过很多村村寨寨,像这样注重教育、积极向上、注重生态、踏实肯干的村寨,还真少见。走进田园镇龙泉社区,映入眼帘的不仅有美丽的环境,更有群众勃发的热情。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利用良好的资源优势,专注打好生态文化旅游牌,将“生态美”变成了“百姓富”,让美丽乡村建设因内涵而更有底气。
的确,田园镇龙泉社区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式村庄。漫步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寓意生动的文化墙,屋前房后处处绿意盎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花园。现在,田园镇龙泉社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客人前来参观“美丽庭院”。
走进石砖村民小组普玉英家,只见玉兰花、石榴花、玫瑰花种满院子。普玉英今年76岁,在这里土生土长,她告诉记者:“以前,我家的房子破烂不堪,门口的道路泥泞难走,村子环境脏乱差,现在真是大变样!养花种树,成了全村人的好习惯,大家都在争创‘最美庭院’。”
“生态好了,生活也就幸福了,如今,我们的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美。”石砖村民小组张毅说。记者了解到,张毅家于2017年建起花园洋房,现在他通过外出务工,年收入在3万左右,生活越过越好。闲暇之余,张毅还常到周边的茶韵公园、星河田野公园散步。“走路就20分钟,只要没事就去。”张毅说。
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也许就在千年茶乡,田园城市——昌宁!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亚 文
侯开矿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韩怡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