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云南机场集团成功实施了滇西机场群“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实战演练,在东航云南公司的支持下,腾冲、芒市机场空地联动试运行。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3日腾冲机场因天气影响取消多个航班,按照一体化协同运行方案提前研判,东航MU5953昆明飞腾冲航班提前将目的地更改至芒市,然后通过地面交通将旅客送抵腾冲,保障了旅客的出行。
滇西机场群一体化协同运行实践模式为打造滇西机场集群效应、航空资源共享、旅客变捷出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为中国民航中小机场群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云南方案。
云南地区中小机场特色鲜明、运行条件复杂多样。保山、腾冲、芒市是云南省滇西3个百万级规模的支线机场,三地机场之间直线距离均在100公里以内。2018年1月至9月,三地机场总运输起降量为25967架次,日均95.12架次,高峰日均近110架次。然而,随着生产运营规模持续扩大,机场保障压力增大。当前,滇西3个百万级规模的支线机场——保山、腾冲、芒市的运行常年受到大风、雷雨、低能见度天气原因影响。
以腾冲机场为例,腾冲机场每年6月到8月都会受到天气影响。2017年,腾冲机场因雨季调减航班占比超过41%,剩余航班的正常率仅达到50%;2018年调减航班比例超过65%,剩余航班的正常率仅为63%;今年6月到7月的两个月中,调减航班1859班,占比达到72%,整体航班正常率仅为67%。这对机场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旅客行程被耽误,机场及航空公司遭受损失,也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损失,凸显空地统一协调、多式联运的迫切性、重要性。
为落实国家民航局关于“中小机场建设就是要注重发挥地方特色,突出功能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更加契合”及民航西南管理局针对云南滇西中小机场群空地保障一体化先行先试的要求,在国家民航局指导下,在保山市人民政府、德宏州人民政府支持下,通过云南机场集团、相关航空公司、空管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 “保腾芒”空地保障一体化方案。
如何做?
昆明机场:深入推进“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从昆明机场获悉,按照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云南监管局以及云南机场集团关于建设“保腾芒”机场协同运行机制的工作要求,强化空地联动,实现资源互补,针对“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将从三个关键点优化昆明机场旅客保障措施。
一是对信息通报流程进行优化
在“保腾芒”协同运行时,如接到目的地变更通知,昆明机场将启用应急广播,提前5小时进行播报,每30分钟一次,循环播放;在旅客过往的问询台和值机柜台摆放目的地变更提示牌;在96566更新目的地变更信息;联系航空公司及地服确认保腾芒专柜信息,进行柜台分配(腾冲目的地变更专用柜台、保山目的地变更专用柜台、芒市目的地变更专用柜台),将保腾芒专柜信息通知安检。
“保腾芒”航班启动时,昆明机场会将相关信息通报航站楼内各相关保障单位,并在航站楼生产讲评会上通报各单位。
二是对“保腾芒”出港航班流程进行优化
在接到“保腾芒”协同运行通知后,机场将设立专门柜台办理值机手续,并对旅客解释目的地变更的信息;在值机大厅和安检待检区之间的摆放目的地变更提示牌;在登机口启用人工广播对旅客进行播报,再次确认目的地;现场督察对“保腾芒”航班流程节点进行盯控,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和上报。
如遇航班延误,昆明机场将协调航空公司及地面代理人做好本站出发航班延误的服务保障工作。
三是对“保腾芒”进港航班流程进行优化
当有“保腾芒”航班到达昆明机场时,无行李旅客由远机位到达后在西指F1层“保腾芒”中转专柜办理中转手续;托运行李旅客由远机位到达后,在B1层提取行李后,在B1层国内中转柜台办理中转手续;对于急客中转由地服通知搬运人员在机下提取行李;所有到达需要退改签的旅客,统一到F3层航空公司柜台办理退改签业务。
如“保腾芒”进港航班延误时,昆明机场将协调航空公司及地面代理人做好旅客退改签工作。航班到达后,航空公司及地面代理人将安排工作人员积极为旅客办理中转退改签工作。
如何做?
“保腾芒“”三地联动:打造三跑道运行的滇西大机场
保山、腾冲、芒市三地机场地域、空域集中度高,具备构成一个机场“集合体”的条件,3个机场也就是3条跑道,构建成“滇西大机场”,实施一体化运行。
三地机场之间直线距离均在150公里以内,且相互之间均有高速公路连接,地面转运便捷。保山机场至芒市机场距离约为141.6公里,行车时间约为2.5小时;保山机场到腾冲机场距离约为143公里,行车时间约为2.5小时;芒市机场至腾冲机场距离约为121公里,行程时间约为2小时。
三地机场航班高峰小时主要集中在11:00-12:00和17:00-18:00两个时段,高峰小时运输航空总起降量达15架次,今年1-7月,三地机场总运输起降量为23613架次,日均111.38架次。
三地机场因天气影响航班时间不同,机场互补性强。保山机场每年11月-次年4月大风天气影响航班运行;腾冲机场夏季多暴雨,年雾日较多,能见度较低;芒市机场每年11月-次年1月期间,时常出现低云低能见天气,上午航班正常起降受到一定影响;每年6月-8月雨季期间,机场时常出现雷雨天气。
滇西机场群“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为打造滇西机场集群效应、实现航空资源共享、人民便捷出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实现多方共赢。
首先,旅客出行得到便利化的保障。例如因为天气原因航班无法降落腾冲机场,就可以改降到其他两个机场,再通过地面联运保障机制在两小时左右将旅客送抵腾冲,减少对旅客行程的影响,真正体现了以旅客为中心、民航服务旅客便捷出行的要求。
第二,航空公司运行效率得到优化,减少损失。航班起飞以后,大量成本已经产生,如果最后带着旅客返航,就会带来损失。实施一体化运行后,飞机如果无法降落腾冲,可以降落到保山或芒市,就能够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第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保山、腾冲、芒市机场可以看作是3条跑道,构建滇西大机场、实施一体化运行,机场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真正将国家的投资变成为老百姓出行提供的良好支撑和保障。
第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一体化运行,为保山、腾冲、芒市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这是民航行业创新的改革措施,不仅在点上突破,而且实现了整个面上的联动,通过经济社会和安全效益的全面协同,推动民航运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
记者了解到,滇西机场群“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模式在云南试点成功后,希望将这一创新运行模式做成全国民航的典范。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亚 文
昆明机场 图
责编 刘赛娇
审核 韩怡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