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走进南强街 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4月14日、15日,多名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走进昆明南强街,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将于本周五、周六中午12:00——18:00进行。届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在现场开展风筝制作、糖画绘制、剪纸、剪影、小人书制作等项目。

链接

非遗文化展示

追风筝

南派滇式风筝非遗传承人——朱家祥

滇式风筝有一副三角形的身段,最特别的是多了一对“元宝型”翅翼。朱家祥带着自己制作的“南派滇式风筝”参加各类风筝比赛,从来没让冠军旁落过。为让“滇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朱家祥在确保滇式风筝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对滇式风筝的制作进行改良。在蜜蜂、寿桃、弥勒、板瓦、八卦和灯笼等6个滇式风筝传统品种基础上,他已发展出少数民族人物、图腾等围绕云南26个民族风土人文、融入地道云南文化、“云南味儿”浓浓的新滇式风筝。

画糖画

糖画非遗传承人——程方远

糖塑,又称“糖影儿”、“糖饼儿”、“转糖”。是以糖为材料,制作以勺为“笔”、糖稀为“墨”,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在艺人的手下跃然而出。程方远作糖塑没有底稿,画稿全在头脑里。他胸有成竹,趁热一气呵成,十二生肖喊来就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前,再趁热贴上一根竹签或套上透明的塑料袋,便大功告成。

玩剪纸

“剪纸神手”——段云丽

段云丽出身于剪纸世家,其外公张绍清是民间有名的剪纸家,被称为“剪花匠”,当年张绍清剪出的鞋花、窗花一直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其母亲张存珍也是剪纸大家,2008年被入选为首批“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段云丽的话说,外公张绍清的作品大多是诸如鞋花、帽花的传统花样,母亲张存珍的剪纸主要是生肖花样居多。而段云丽自己的作品在家族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日渐形成一种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剪影

剪影非遗传承人——汪元

汪元,一个用剪刀记录生活的昆明人。一把剪刀,一张蜡光纸,30秒后,一张栩栩如生的人像剪影作品就呈现在众人眼前。他的剪影贵在一个快字,妙在能够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神韵,做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气呵成从不修饰。正如摄影人手中的相机一样,剪刀就是映射汪元心灵的画笔。在剪刀不断的游走变换中汪元眼中的影像世界就清晰的印在了画面上。

小人书

小人书非遗传承人——徐昆林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建筑中木雕和砖刻。云南的小人书非遗传承人徐昆林,将这一技艺继续发扬光大,创作了《兵兵避险记》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