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得天独厚的高原水乡风光,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银器加工技艺,以及新华村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银铜器工艺品加工销售集散地的产业基础,鹤庆新华银器小镇已列入创建省级一流特色小镇名单。
小镇规划区范围均为鹤庆典型白族聚居村落,村庄内泉潭密布,泉潭文化与白族传统建筑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出独特的高原水乡白族村落特色,新华村银器加工技艺和丰富的传统白族民居建筑遗存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杨立新 摄
小镇创建重点项目包括新华银器文化交流中心、草海湿地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新华村4A级景区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其中,新华银器文化交流中心计划投资30000万元,截至10月,已完成投资26124万元。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部结束,管道铺设、道路建设、水景进入扫尾阶段,雕塑安放完成。
新华村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民族工艺品生产历史的白族村,银制民族工艺品生产技艺是其最突出的特色。截至2019年10月,特色小镇内小镇内入驻企业27个,新增就业1775人,新增税收1466.2万元,游客总人数574.21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66.22亿元。
闫树华 摄
目前,特色小镇内集聚各类人才47人,其中,国家级大师1人(寸发标被命名为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手工银器加工技艺带头人母炳林、寸发标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董中豪、洪钰昌2人被命名为鹤庆银饰锻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董中豪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大师的传承带动了一大批手工银器加工的能工巧匠,促进了新华民村民族手工艺的蓬勃发展。
随着“银匠里(新华银器文化交流中心)”项目的投运,一个新的新华银匠村已初具雏形,随着项目对外招商推介的深入开展,来自广东、深圳等各地银制品加工户和企业陆续落地小镇,围绕银制品产业的各类包装、二次加工、销售、物流企业已集聚小镇产业模式,在原有的“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前店后坊”的基础上,已经呈规模化、分工精细化和集聚化方向发展,新华村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银器工艺品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的产业基础更加牢固。
新华银器艺术小镇—全貌现状图
综合整理:杨舒然
图片由鹤庆新华银器小镇提供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