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可邑小镇:助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实现“二次腾飞”

可邑,彝族阿细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可邑小镇位于弥勒市北部,有着370年的历史沉淀,村内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及彝族阿细创世史诗《阿细先基》的盛行地。可邑小镇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依托“彝族火把节”“阿细跳月节”等民族文化元素,把阿细跳月、阿细先基、阿细祭火、阿细器乐、阿细婚俗、阿细刺绣等手工艺以及阿细神性的迁徙史等优秀的彝族阿细文化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大力开发彝族小三弦、刺绣、挂包、银器饰品等彝族风情纪念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助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二次腾飞”。

小镇规划总投资13.52亿元,发展定位:规划创建成为全省一流的,以彝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风情小镇,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先后荣获 “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可邑小镇寨门迎宾仪式

依山势而建 自然生态

可邑古村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之地,有204户750人。可邑民风淳朴,一直延续着原生态的阿细传统,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庆典、民俗歌舞、饮食习惯,房屋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保存着质朴风格。

走进可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可邑的壁画了。一进村口,就可以看到阿细人婚姻恋爱三部曲壁画,第一幅是青年男女靠在一起谈情说爱,木叶传情,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爱意。第二幅是阿细人“一担清水定终身,一背柴禾认公婆”的婚俗,一不要嫁妆,二不要彩礼,三不要酒席,小伙子喜欢哪家姑娘,就去挑三担水去姑娘家,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就把水倒在水缸里,不同意就把水泼出门外。姑娘见公婆要背柴,如果男方父母同意,就把柴接下放好,这便是中国最简约的阿细婚俗。第三幅是夫妻合种“同心树”,每一对青年男女成为夫妻后都会种一棵属于他们的同心树,让这棵同心树随着他们的感情一起成长。所以可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成为森林旅游示范村。

依托民族文化 实现乡村振兴

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把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小组+农户”的发展模式,打破村庄界限,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常态化开展原生态实景歌舞场景演绎,融入阿细婚俗、阿细器乐等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生态民俗文化。通过产业的植入与发展,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就业、增收新门路,村民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当起了“小老板”。通过小镇建设,就地解决各村各类服务岗位就业300余人,年劳务服务性工资收入达500余万元。通过产业植入有效带动61余户农民发展旅游延伸产业。辐射带动蚂蚁村委会72户225名贫困人口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辐射带动周边多个村寨共同发展。未来,可邑小镇将继续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文章,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打造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涵养地,传承保护和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传承保护与发展并举,文旅产村融合,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丽可邑。

毕摩祈福

保护传统村落,传承民族文化

可邑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树立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理念,严格控制规划,传承民族文化、守住乡愁记忆。不搞大拆大建,以保留原有阿细民居特色为原则,对所有农户房屋建筑进行改造提升,统一规划选址对32户危房户实施拆除重建,恢复村庄原始风貌。打造阿细“原汁原味”民族风情特色村寨,让乡愁记忆得以寄托和传承,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引导村民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完善设施、提升环境、治脏乱差,建设宜居美丽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100%,对村庄的道路、给排水、绿化、人畜分离养殖等公共基础设施和进行改造建设,并全力推进旱厕“清零”行动和村庄“两违”建筑整治行动,及时消除村庄“脏、乱、差”及影响村庄风貌的现象。

祭虎节

突出产业带动,实现共建共享

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把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小组+农户”的发展模式,打破村庄界限,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常态化开展原生态实景歌舞场景演绎,融入阿细婚俗、阿细器乐等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生态民俗文化。通过小镇建设,就地解决各村各类服务岗位就业300余人,年劳务服务性工资收入达500余万元,通过产业植入有效带动61余户农民发展旅游延伸产业。辐射带动蚂蚁村委会72户225名贫困人口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辐射带动周边多个村寨共同发展。

未来,可邑小镇将继续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文章,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打造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涵养地,传承保护和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传承保护与发展并举,文旅产村融合,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丽可邑!

综合整理:罗霞

弥勒可邑小镇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