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门槛猴:CBD里的江湖味道

“门槛猴”——昆明话里形容那些在家厉害、无法无天,但一旦踏出家门就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人。这个带着几分自嘲意味的店名,不经意间透露了店主人的几分随性。

下班时候,办公室里最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走,撸串去!”即使在夏天的晚上撸串有可能会肥死,但在通往美食的道路上,仍有无数的吃货前仆后继。你也知道,串串热量高;你也明白,甜食易长肉。但你也只会担心那么一小会,毕竟,面对美味的暴击,没有几个人能招架得住门槛猴的串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墙外开花墙内香

以前,如果有人提起撸串,脑海里最先出现的是街边挂着红色门头的“王记串串”、“李记串串”抑或是“某某串串香”。总之,这些店里都成排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串串,荤的、素的,拿好了统一放到锅里去煮,数着签签边煮边吃。待到收尾,多数都要来上一句“不能再吃了,已经吃了XX串了”,以汇报这场鏖战的战果。

而开在顺城的串串店,既不叫“王记串串”也不叫“某某串串香”,非要叫“门槛猴”。20165月,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开了第一家叫做“门槛猴”的冷串店,一年之后,第二家“门槛猴”落地顺城。除了冷串,店里还推出了不少成都小吃,小吃是合伙人猴妈亲自到成都拜师学来的手艺,即便如此,也仍就不冠以“正宗”二字。

“任何特色小吃,离开了原生地的饮食文化,即使还原度再高,也很难称之为正宗,之所以叫'门槛猴',也是希望能够在云南做到最好,猴妈说。猴妈是白羊座,心直口快,颇具侠女风范。席间,她指着桌上的一盘干拌串串介绍了店里最经济的吃法。“两个人点一份干拌串串,再叫两个米饭,把串串上的菜撸下来拌饭吃,40块钱就能轻松吃饱。”

想吃干拌串串 门槛猴走起

比起吃串串,“撸串”的说法要更好。一个“撸”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吃的动作。牙齿咬住脆皮肠,沿着竹签的一端用力向下,整个过程中嘴角要尽量向两边咧开,避免竹签上的酱料沾到嘴角。脆皮肠下肚,空竹签往铁制的签筒里随手一投,叮咚的脆响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非常爽快。

虽说叫冷串,但串不冷,汤也不凉。穿好的串串在大锅里煮好,泡进鸡架和牛骨熬成的汤里,打上发酵好的红油。红油把汤表面盖得严严实实,热气很难往外冒,乍一看,串是冷的,汤也是凉的。手指轻轻接触盛放冷串的容器,温度不至于烫手,但热度着实让人吃了一惊。木桌的中间嵌着黑色的石桌,石板耐热,能很好地承受住冷串锅底的温度。

除了冷串,店里的干拌串串亦是一绝。煮好的串串拌上秘制的酱料,撒上切得细碎的白芹、葱花、香菜。捡一串午餐肉,牙齿接触肉的那一刻,一股销魂的香味钻进鼻孔,酱料的香辣、白芹的鲜甜,组合出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没有红油的浸泡,干拌串串少了几分厚重,多了一些清爽。

冷串吃到一半,玫瑰酒酿汤圆端上桌。汤圆软糯,却免不了有些粘牙,内酯豆腐的加入适时地克服了粘牙的缺点。切丁的内酯豆腐质地细嫩,勺子在汤里搅动,豆腐粒随着汤的流动上下沉浮。舀一勺放进嘴里,玫瑰的香气从舌尖蔓延至舌根,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舌尖压实上颚一抿,豆腐化开,口感顺滑,纯净无杂。

兔兔那么可爱 怎么可以不吃卤兔头

“老板,再来个卤鸭头,要不辣的!”坐在对面的妹子抬起头朝进门的方向喊到。晚餐期间,妹子一个人消灭了两个半卤鸭头。鸭头分五香和麻辣两种,吃的时候带上一次性塑料手套,从鸭嘴的部分开始下手,沿着中缝掰开,把大的一半放一边,先啃小的一半。射灯的光束由上而下打在妹子脸上,最惹眼的是两片油亮的嘴唇,伴随着咀嚼的动作上下开合。“这个鸭头特别好吃,应该是泡过芝麻油的,芝麻油的香味沁进肉里,从外到内都是香的!”即便是对鸭头、兔头一类的吃食没有特殊的爱好,听了妹子的描述还是忍不住动心了。

关于吃兔肉,印象最深的桥段是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里隋棠扮演的蓓蓓嗲着嗓子对小龚说:“怎么可以吃兔兔?兔兔那么可爱。”边说边哭得梨花带雨,让小龚无所适从,只能连声安慰:“呸,最讨厌吃兔子,不哭了不哭了。”整部电影,就只记得那句“怎么可以吃兔兔?兔兔那么可爱。”是啊,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不吃卤兔头?卤兔头、卤鸭头,门槛猴特卤贴心地照顾到了兔头、鸭头爱好者。兔头每天从成都新鲜空运,限量供应50个左右,去晚了就有可能吃不到。兔肉比鸡肉香,比牛肉口感细嫩,重口味的处理最适合不过。

麻辣兔头初入口,先是辣椒的辣、花椒的麻,等舌头适应了调料的味道,肉的香味才逐渐显现。兔肉辣中带甜,肉质很有嚼劲,每一口都麻辣鲜美,配上冰凉的木瓜水,好吃到停不下来。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袁琳  张永强

责编  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