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昆明之眼”翠湖和“将帅摇篮”云南陆军讲武堂联合申报国家4A级景区工作已完成初评工作并进入终审阶段,即将迎来最终评定。
如果“加A”成功,翠湖·讲武堂景区将跻身昆明的国家4A级景区“俱乐部”。这不仅意味着五华区在国家4A级景区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意味着包含着众多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翠湖历史文化片区,将在城市品质提升、擦亮“三大城市品牌”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联合申报 时机条件俱佳
入冬以来,30多年从不“爽约”的红嘴鸥抵昆,翠湖和讲武堂也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打卡点”。
“我们是从吉林专门来翠湖看红嘴鸥的,翠湖公园和5年前来的时候变化挺大,感觉基础设施都翻修或重建过,晚上来灯光也很漂亮。”每年冬天,游客李岚都会抽空带着家人来昆明游玩一趟,翠湖公园是他们开启昆明游的首站。
在很多游客看来,翠湖景致柔美,讲武堂气势雄伟。总占地约29公顷的翠湖·讲武堂景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靓丽名片和独一无二的城市人文核心地标。
“小时候经常来翠湖玩,那时候公园里也像现在一样,有很多艺术团在这里排练、表演,每年红嘴鸥来时,公园尤其热闹。在我的记忆中,翠湖更多的不是旅游景区而是市井文化集聚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昆明的风光美景,你也能看到其独有的人文魅力。”作为在翠湖边长大的一名孩子,市民尹浩觉得,翠湖就像家的另一半,每次回家都要回一趟翠湖。
承载着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喜爱,2016年10月,翠湖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五华区制定了《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八大工程”逐步推进片区的改造提升。“两坡一街”整治后揭开面纱、灯光亮化基本完成、“柳营洗马”历史文化景观600年后重现……随着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价值和游客感知度的提高和改善,景区也具备了“加A”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A级旅游景区评定是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等级划分的唯一标准。”市政协委员徐萍认为,翠湖·讲武堂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不仅是基础设施和城市品质的提升,更要站在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高度,着重于挖掘其文化内涵,作为城市的窗口和形象来打造。
成效凸显 初评拿下高分
“实际上,从翠湖成功申报3A级景区后,4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就已在酝酿中。”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龚娣介绍,在地理位置上,翠湖公园和云南陆军讲武堂属同一片区域,两个景点相邻,都具备接待游客观光游览的能力和条件,且都属于免费开放景区。对照国家4A级景区的创建标准,五华区将翠湖公园和陆军讲武堂作为一个整体,联合申报国家4A级景区,并以此为龙头推动翠湖片区文化内涵的提升、旅游品质的提高和整体环境的优化。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旅游革命”九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五华区于今年4月成立翠湖·讲武堂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倒排时间计划,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公司,逐项开始申报和整改工作。
在创建工作中,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直接决定着申报的成功与否,而这其中又涉及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环境的保护共8类标准。从外部交通工具抵达景区的便捷程度、游览路线和导览图的设置、停车场的面积,到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均按照4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此外,此次申报还设计了专门的LOGO,将成为日后翠湖·讲武堂景区的形象代言。
为了保障旅游安全,翠湖公园管理处还针对高峰期和特殊情况制定了安全处置预案,对景区游乐、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完善配备和定期检查。为解决线路设备繁杂、安全稳定性低现象,景区今年将园区内的公安监控线路、架空线缆和电力电缆等进行“三线入地”,既美化了景观也为通行提供了便利。
除了硬件设施设备完善外,景区还对内部的软件设施及服务进行提档升级。WiFi实现全覆盖,语音导览系统、慢直播应用方便快捷;翠湖元宵灯展、讲武堂创意3D灯光秀、文创旅游纪念品等游览内容的充实,将可满足游客深度体验昆明文旅名片的需求。
“前后大概半年的提升改造工作已陆续完工,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组建的评定检查专家组10月29日对景区进行了检查和评定,最终以893分的总分顺利通过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初评。”龚娣介绍,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五华区对景区停车场进行了规范和管理,对外协调翠湖宾馆、科技馆停车场进行共同使用,并对景区商业广告乱贴现象进行了整治。
翠湖·讲武堂景区联合申报国家4A级景区工作已完成初评工作,并进入终审阶段,即将迎来省级最终评定。那么,翠湖·讲武堂若成功“+A”,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哪些便利?
景区依然不设门票
对市民和游客来说,翠湖·讲武堂景区成功申报4A级景区后,是否还会继续免费、能带来多少便利是最为关注的问题。
就此,翠湖公园工会主席路任新表示,借助此次申报工作的契机,片区以往存在的部分基础设施短板将得到有效解决,会给市民和游客在吃、住、行和购物娱乐等方面带来更新更好的体验。同时,景区依然保持免费旅游,不设门票。
停车面积增至1.1万余平方米
游览最大的需求之一是停车位。创建工作中,景区分别在讲武堂和管理处设置了停车位,并对外协调翠湖宾馆、云南省科技馆的停车场共同使用,停车总面积达到11560平方米,将可满足更多的停车需求。翠湖内部和讲武堂也分别有140平方米和8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设置了电脑触摸屏、影视厅和休息设施,为游客提供游程线路图、咨询讲解、饮料和纪念品等服务。
景区旅游厕所全面升级
借助此次申报契机,景区内的4个旅游厕所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并增加了1个移动厕所和配套的便民服务设施,解决旅游高峰期如厕难、如厕挤的问题。与游客接待规模和景区性质相适应,景区还设置了普通话、英语、法语、德语等多语种讲解。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景区导览图、全景图上的二维码下载软件,进入手机语音导游模式,随时随地提供讲解服务。
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服务
景区还制定一系列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制度,并配备轮椅车、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儿童车和雨伞等物品,提供特殊人群免费使用。在丰富景区内出售的特色食品、工艺品等商品内容的同时,景区也加强了对销售的监管,严禁“宰客”等现象发生。
景区环境持续提升
通过实施翠湖水质净化工程,翠湖水质目前已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景区空气质量和噪音指标均达到国际一类标准。在日前开展的游客满意度调查中,翠湖·讲武堂景区得到85.44分的高分。
翠湖·讲武堂景区若成功“+A”,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龚娣:“翠湖·讲武堂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两个景区尝试联合打造旅游目的地模式,不仅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和商贸的发展。翠湖·讲武堂‘加A’,也将探索一条景观旅游与人文历史联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彰显昆明乃至云南文化旅游资源融合的新内涵。”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吴宝璋:“翠湖·讲武堂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对于提升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在申报后还要通过整体规划和全面提升,进一步挖掘翠湖历史文化片区的内涵。讲武堂是朱德革命生涯和红色道路的起点,是否可考虑在讲武堂竖立朱德的戎装骑马雕像,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标识。”
昆明本地文化研究者庄国祥:“翠湖应该更强调与圆通山、五华山的‘山水联系’,充分挖掘片区的历史文化遗迹,让翠湖的故事‘活起来’。”
昆明市文史研究馆相关负责人王晓洁:“翠湖·讲武堂景区与昆明的另外一个名人——聂耳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聂耳的日记里多次表达了对翠湖的喜爱,他年轻时就经常在翠湖里练琴,日后还作出《翠湖春晓》等名曲。加上云南省博物馆里还有6000多件聂耳的文物,在景区内增设聂耳展厅,也是进一步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举措。目前已向市政府提出相关建议。”
市政协委员徐萍:“在当前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中,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将文明街、南强街的保护工作与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的工作结合起来连片推进,积极拓展片区与街区保护发展范围,从7个历史地段等方面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从城市发展整体上来设计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格局。”
目前,昆明市已有11个4A级景区。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郊,官渡区云秀路,是昆明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金殿景区:位于昆明市区东北侧7公里的鸣凤山上,清代曾是吴三桂在昆明的府邸,如今是一座公园。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是展示云南26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
九乡风景名胜区:地处宜良山区,气候温凉,景区内峰峦连绵,张口洞古人类居住遗址被称为“九乡一绝”。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区西南方向,滇池北侧,大观楼被誉为古代十大明楼之一,门口的大观楼长联声名远播。
云南野生动物园:地处盘龙区沣源路清水河村,与世博园隔水相望,是以野生动物养殖、展示、观赏为一体的综合运作新型旅游景区。
七彩云南景区:是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和购物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被誉为亚洲最富丽的旅游胜地。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的滇池畔。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仰卧的少女,故称“卧佛山”,又称“睡美人”。
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东临昆玉高速公路、西临彩云北路、北靠广福路、南接昆明南部汽车客运站,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市场商贸区。
轿子雪山:位于禄劝与东川交界处,海拔4227米,距昆明市区147公里,被誉为“滇中第一山”。
云南民族大观园: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安公路旁,园区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民族风情展示、历史文化博览、休闲深度体验和康体娱乐为一体的观光胜地。
来源 昆明信息港
编辑 孙帆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