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花朵诠释心灵艺术 火把节举行彝绣动态展

7月16日,“指尖上的记忆”彝绣动态展在楚雄市彝人古镇茶花溪举行。来自彝州各地的60名绣女身着民族传统节日盛装,飞针走线地向各地来宾游客展示了美丽彝绣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内涵。

彝绣

此次彝绣动态展为期两天,是今年楚雄彝族火把节重要系列活动内容之一。在现场,来自于牟定、大姚、武定、永仁、元谋等多地的绣娘们身着具有各地彝家鲜明风格的传统节日服饰,有说有笑地地做起饰品。她们中,有上至七旬的老者,也有下至十多岁的青春少女,个个技艺娴熟、飞针走线。绣娘们的身上,从衣领、衣襟、袖臂、下摆,到裤脚、鞋子、帽子、头帕、挎包、围腰等,无一不绣满栩栩如生的彝族传统图案。

彝绣

“真是太美,太神奇了!”看到绣娘们身上、手中色彩斑斓、创意无限的作品,许多到此观光游览的外地游客都被深深吸引,纷纷驻足围观、拍照。“现场亲身体验彝绣制作的感觉真是非常不一样!”来自北京的游客许女士兴奋地说:“这些彝绣作品身上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原生态的独特审美,乡土气息强烈,制作精美,想象力惊人,展现了彝族独特的文化元素、符号!”这一件件带着乡土气息的彝族作品,显示出彝人追求精致生活的努力。一方面,它体现彝人的心灵手巧、勤劳勇敢和乐观向上,一方面它又体现了彝人追求庄重、豪放、纯洁、豁达和自由的情怀。

彝绣

在楚雄州,彝族姑娘从会跑会跳起,就开始和家中的女性长辈学习刺绣,到七八岁就能独自完成一幅绣品,到了十四五岁时便可以娴熟掌握刺绣技法。彝绣,早已是深入到每位彝族姑娘血液中的分子,是如吃饭穿衣般的生活必需品和最好的精神伙伴。她们从中找到快乐和寄托,每一针一线都带着真挚浓厚的感情,这种朴素情感是与生俱来发自内心的,表达着勤劳、勇敢、执着、隐忍、快乐和热。

彝绣

彝绣用色大胆夸张、构图精美、针法灵活、针脚细密、工艺独特、风格迥异,一针一线都是艺术品,一花一朵都是民族符号,展示着彝族文化卓约独特的风姿,体现了彝人的心灵手巧、勤劳勇敢、乐观向上,以及庄重豪放、纯洁豁达的情怀。因此,已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彝绣,又被誉为“指尖上的花朵”和“心灵的艺术”。

云南日报 饶勇/文 通讯员 赵敏/图

责编  和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