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的路,石头的墙,石片的屋顶,石砌的圈舍,石片的水缸,石打的猪食槽……滇西临沧凤庆鲁史镇沿河村内,这个石头部落名叫塘房。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从中穿过,留下了诸多回忆,藏于这座古道上的石头部落里。
这石头的村庄将驮满茶叶、布匹、盐以及各种货物的马帮迎来送往。穿村而过的故道,路面的石板早已被万千马蹄磨得光亮,踏下深深的蹄印。如今,马帮远走,背影依稀,只剩下这石头的村庄安静地站在古道上,迎送每天的日出月落和岁月的春去秋来。
村子里石板的村道,是旧时茶马古道穿村而过的一段。那些铺路的石板,仍保留着初始的样子,从冬日上午斜斜的阳光里看过去,那些密密排列的青色石脊,仿佛是在非洲大草原上密集奔跑的象群,正向着有水草的远方迁徙;又像是一条河流缓缓流淌的波纹,正越过河里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块,向着远方流淌。
一面面清朗的石墙,是村庄不老的风景。那无数的石块像是暗中奉了神秘召令,整齐地在大地上站立成墙,或是方围成屋,围住一方炊烟和日月;或是立于道旁,守护一片庄稼与茶园。
青色的石片,就像雨水里的青苔,从地面一片一片爬上了屋顶。它们一片搭着一片缓缓铺开,就像中国画里层层皴开的墨,一笔一笔地向外抹开;又像是一池被风徐徐吹开的春水,轻漾出一片片涟漪。
据说,塘房旧时曾是古道上的一道哨卡,所设起始不详。当地有文化的老人介绍说,旧时塘房系官道必经之地,有“三里一哨、三哨设塘”的说法,所以“塘”是官道上生烟传递信息、迎送官员的驿站......
冬月的塘房,石板的村道和石头的村庄外面,地里全是肥肥的豆麦。蚕豆长得太葳蕤,远望过去,竟看不见一寸露着的地面;麦子长得茂密,老母鸡领着小鸡走进去,便不见了踪影;菜地里的青菜长得太肥绿,阳光照到上面,也染上一身亮汪汪的绿。唯有茶树是深青色的,在那安静的深青色里,无声地凝聚着春的新芽。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赵雄 通讯员 左中美 文
原载《中国民族报》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施颖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