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活的头等大事。“回味”即将过去的2019年,回顾镜头记录下的大千世界、饮食男女,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走出国门的中华美食到远道而来的进口美食,在不同的食物中寄托着同样的生活热情,在各异的饮食文化中隐藏着相似的幸福追求。味蕾上的酸甜苦辣咸,能冲淡生活中的苦与难,为流于平淡的生活加一点调味料,更能点缀生活中的喜与乐。
(2019年7月28日,在泰国曼谷,顾客在一家冰淇淋店分享冰淇淋 新华社记者 张可任 摄)
(2019年5月11日,在法国巴黎圣母院附近举行的第24届面包节上,面包师展示新鲜出炉的面包和甜品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2019年6月22日,在保加利亚丘斯滕迪尔的樱桃节上,果农向游人展示樱桃 新华社记者 战小漪 摄)
(2019年2月16日,在希腊雅典,人们在巧克力节上品尝巧克力 新华社发 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2019年9月21日,人们在第186届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上享用啤酒 新华社记者 逯阳 摄)
(2019年7月4日,在美国纽约康尼岛,选手参加一年一度的吃热狗大赛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2019年12月2日,在印度阿加尔塔拉,残障儿童参加纪念“国际残疾人日”吃饼干比赛 新华社发)
(2019年10月14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两名女子坐在树下喝咖啡 新华社发 艾迪斯摄)
(2019年10月17日,在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郊区的托优优美小学,学生们在午餐时享用中国援助的米饭 新华社发 塞拉芬摄)
(2019年4月1日,在尼泊尔巴拉区,一名男孩在被风暴破坏的房屋外喝果汁 新华社发 苏尼尔·夏尔马摄)
(2019年8月31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选手们参加吃辣椒比赛 新华社发 刘畅畅摄)
(2019年9月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一个街边摊位,一名儿童品尝萨摩萨 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2019年5月13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理工学院,西厨班学员用蒲扇给刚出锅的面条降温 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2019年8月30日,在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孔敬大学第三届“中国厨房”美食文化节上品尝水煮肉片 新华社记者 杨舟 摄)
(2019年3月15日,在柬埔寨磅湛,接受了白内障手术的孙美乐回到住处给女儿喂饭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2019年2月5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船员们在“中远海运天秤座”号餐厅里共享迟来的年夜饭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2019年9月11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唐人街,一名女孩手拿月饼拍照,迎接中秋节的到来 新华社发 乌马利摄)
(2019年6月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雪华堂的成员在制作福建粽。对于祖辈来自中国的她们来说,包粽子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新华社发 张纹综摄)
(2019年10月23日,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郊外的卡辰什咖啡加工厂内,卡辰什咖啡质量和市场总监阿斯纳克·卡萨在杯测室参与咖啡的杯测 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2019年6月14日,在智利中部奥希金斯大区的圣费尔南多水果加工厂,工人在包装梨 新华社发 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9月25日,在阿根廷卡塔马尔卡省圣玛丽亚附近的一家酒庄,一名工作人员包装葡萄酒 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
下图为:2019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观众在阿根廷葡萄酒展台品尝红酒 新华社记者魏海摄)
来源 新华网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