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下称市旅发委)收到了来自南京游客送来的感谢信,为优秀导游彭志刚点赞。
阿木导游是我旅程中遇见的最优秀、最厚道、最有孝心的好孩子。他用心做事,用良心做人,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一生难忘的幸福时刻。我们很感动的给他小费,他却一分也不收,他说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最后我们是含泪告别的。阿木导游改变了我们此前对丽江和云南不好的印象,不管是旅游界、云南省、还是丽江市,都需要这样的好导游、好青年,我们应该鼓励这位优秀青年,是他让我们感觉到云南美、丽江美、人和心灵更美!感恩大自然旅行社,感恩云南邀请我们做客 。
感谢信中所提到的丽江导游阿木,全名叫做彭志刚,是来自云南永胜县的小伙,在带团时客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阿木”,“阿木”是他的另外一个名字。
再平常不过的一天
6月27日,对阿木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在丽江市熙来攘往的街道上,一家家店铺门前排着长队,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乘坐飞机、火车、汽车来到这里。导游彭志刚和往常一样,早早等候在丽江的指定地点,准备接待一个从丽江到大理的旅行团。来自南京的董艳平女士,就是旅行团中的一员。
旅游大巴上,董女士和同行的朋友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兴致不高,大多在补觉,其中几位看起来甚至有些焦躁。前一天,由于天气原因,董女士乘坐的飞机无法按时降落,只有迫降到成都再飞昆明。之前的劳累和等待难免让她感到有些疲惫和沮丧。
就是这时,一个皮肤黝黑、身材清瘦的小伙子带着灿烂的微笑上了大巴车。这是阿木和游客们的首次见面,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一边卖力地比划,一边落落大方地介绍丽江有趣的民族风俗、故事。“阿姨,欢迎您来到丽江。”小伙子的热情感染了刚才还在疲惫不堪的董女士。
董女士告诉记者:“在我接触的导游中,阿木是最用心的一个。他对车上老小照顾得都很周到,真是像个姑娘一样细腻,但说起话来又顶天立地,让我们感觉他特别的实诚、厚道。”
“在整个旅途中,阿木在车上忙着和我们互动,讲故事逗我们开心,我们都想要和他多聊聊天,可惜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阿木从来没有让我们买过什么东西,我们给他红包他也不接受,我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他是好孩子,想回报他。”董女士坦言:“刚到丽江那会儿,我心情不好,但是因为阿木,这两天成为我在云南最开心的日子。”
接到感谢信较为意外
彭志刚从25岁开始从事导游工作,至今已有2年,每次带团,他都会首先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游客,以便游客可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联系上自己。安排好出行日程、回答大家的问题、教会游客如何鉴别物件的真伪等,阿木统统会仔细考虑。
阿木认为,客人喜欢丽江才会来,路途也很辛苦,他想让游客尽量玩的开心。他说:“自己一直是用这样的心态在带团,所以一路上总是在和游客讲笑话、拉家常,这样的气氛也许会让他们感觉我们是一家人。”
在旅行团,阿木称呼董女士为董阿姨,“这一路上,董阿姨的一个举动让我印象很深刻,之前我们聊天,董阿姨知道我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她觉得我比较真诚,是个好孩子,吃饭的时候二话没说就给我小费。”谈到当时的情况,阿木记忆犹新,“我当时想,这是我的工作,我做好它已经得到了报酬,小费肯定是不能要的。”
阿木拒收小费后,为了表示感谢,董女士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丽江旅发委寄发了感谢信。接到董女士的信,阿木感到有些意外,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位导游该做的事。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彭志刚第一次收到感谢信了,在去年10月26日那天,彭志刚就曾得到过游客的表扬。对他而言,得到肯定就是最好的回报,他始终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地以这种心态工作下去,肯定能从中受益。
在导游工作中,阿木还十分注重游客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分析游客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一个眼神甚至一些细微语气变化,以此了解游客的需求,以便及时提供服务,这是作为导游的经验,也是作为导游的素养。他说“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日常工作,是对自己谋求的职业负责,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字丹瑶
责编 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