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永胜县东山乡,有一个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彝乡村落——牦牛坪村。牦牛坪村是永胜县3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现在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记者跟随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下简称:省文旅厅)驻牦牛坪工作队感受了这个村子的变化。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来到村落,一派宁静祥和的山水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这里有着整洁的村道,山间零落不化的积雪,悠闲吃草的羊群和辛勤劳作的村民。
牦牛坪村位于东山乡政府西北边,距乡政府3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辖牦牛坪、大洋坪、长远坪、甘槽、大转槽、春天湾、冷水箐、太阳坪、细腰子9个村小组,为彝族居住区,属高海拔冷凉山区,全村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通过2019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目前全村有农业人口561户2418人。
(村民生活变好 村里环境更好)
牦牛坪村被称为“伸手可采下万道霞光的地方”,如今,崭新的牦牛坪村正一步步沐浴在新时代的柔光中。
记者走访了李清华兄弟家,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村民李清华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家中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他和妻子马雪花留在家中务农。曾经,李清华家一贫如洗,“以前没见过汽车,连瓦片都没见过,过去村里到处是牲畜的粪便。”
如今,李清华家发生巨大变化,他对村里的环境也有了新看法:“在省文旅厅、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之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村里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提升了。路修通了,村里变得特别干净,风景也变得更美。我们家的变化也很大,院子已经打上水泥地,牲口也变多了,现在有20只绵羊、6只山羊、7头牛、3头猪。家里在种植重楼、天麻、土豆、苦荞等作物,省文旅厅安排大家去昭通观摩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我们家的收入也增多了,一年大概有三到四万元的收入。省文旅厅、县委县政府还在不断帮扶着大家,真的非常感谢。”
(李清华和妻子在打扫自家院子)
李清华的兄弟李庆林,家中的变化也很大。“以前家里条件不太好,现在家里盖了新房,有了洗澡间、化粪池,水电也通了,网络也接上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WIFI,我的三个孩子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老大读大学,老二读高中,最小的那个在读初中。以前,村里脏乱差的现象很严重,现在垃圾也见不到了,像啤酒瓶、易拉罐这些也有人来帮忙回收处理。政府太好了,帮助我们太多太多......”
(李庆林和妻子给刚出生的小羊羔喂奶)
据悉,2018年9月以来,牦牛坪村在挂钩单位省文旅厅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改变环境”来“转变思想”,将环境卫生整治与“扶志扶智”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作用,发起“远离垃圾、清洁家园”暨“六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当下,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到处呈现出浓郁的民族和文化气息。反映生产生活和劳动的多彩墙体画栩栩如生,新建投入使用的垃圾池和垃圾收集点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省文旅厅的帮扶下,牦牛坪村民小组和大转槽村民小组开展以奖代补“厕所革命”。牦牛坪村新修了水泥路,家家户户改水、改电、改厕。村民们不仅出行方便了、喝水放心了、用电安全了,入厕环境也提升了,一步步开启了幸福美满新生活。如今,青山绿水环绕村廓,村民生活和谐美满,邻里之间彼此和睦。
(省文旅厅驻永胜县总队长吕开家与村民李庆林交谈)
省文旅厅驻永胜县总队长吕开家告诉记者:“为了美化家园,让垃圾远离家园,我们采取公共领域发动老人、小孩一起美化家园,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百年以上的垃圾都被我们清理出去了!清理河沟、清理公共区域,不仅把整个牦牛坪美化了,而且培养了牦牛坪老百姓爱劳动、劳动致富的观念。”
2018年,省文旅厅驻牦牛坪工作队的重心往产业发展和产业扶持上转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精准施策”的原则,积极为牦牛坪村的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强力支持牦牛坪村种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补齐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促使牦牛坪全村人民能够依靠稳定的种植产业脱贫致富。省文旅厅驻牦牛坪工作队先后安排25名麻农远赴昭通彝良参加天麻种植培训班;同时,在牦牛坪、长远坪、大洋坪三个村民小组示范点试种樱花、苹果、雪桃,为下一步推广种植做好准备。
据省文旅厅驻永胜县总队长吕开家介绍:“我们通过考察樱花,试种了两百多棵,去年三月份就已经盛开了,现在已经全部活了。下一步,将把樱花树扩展到两千亩,并发展乡村旅游,要把牦牛坪、大羊坪、崀峨全线贯通。贯通以后,程海的旅游将向深度,向我们文旅厅挂包村的牦牛坪和大羊坪小组乡村旅游延伸。”
省文旅厅派驻牦牛坪村第一书记赵桃向记者谈到2020年的一系列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些工作继续深入做下去,第一,继续把‘以奖代补’‘六清洁’活动持续做下去;第二,爱心超市和五评比活动持续做下去,这是鼓励村民,树立文明生活新风尚的一个很好措施;第三,持续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特别是艺术点亮人生活动将继续开展,将把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入进来,我们还打算进一步的结合文旅厅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集思广益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帮扶,就牦牛坪如何深入开展旅游发展、产业扶贫这方面做更多实事。”
2019即将过去,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扶贫工作队员和老百姓朝着幸福生活的道路依旧步履不停,奋斗不止。
来源 丽江热线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学斌 李亚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