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个冬天
红嘴鸥陆陆续续飞抵昆明
昆明又进入观鸥季
近日,昆明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海鸥数量统计工作。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以及昆明鸟类协会上百名工作人员,在海埂大坝、翠湖等24个区域60多个海鸥栖息点进行同步统计。12月26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及昆明鸟类协会共同发布,今年的海鸥来了40800只,创下历年来昆明越冬数量之最。
今年昆明来了40800只海鸥
此次海鸥统计是在12月25日展开的。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与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以及昆明鸟类协会工作人员一起进入草海大观河段及草海进行实地了解海鸥情况。在大观河段都可以看到海鸥,有时还可以看到海鸥顺着河道上空成群飞过进入市区。
(资料图)
进入草海,发现水面上有很多海鸥,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像往年一样集中在大坝边有人投喂的地方。
(资料图)
昆明鸟类协会副秘书长王智斌说:“今年的海鸥在草海大坝是分散了,分散到了多个点上,总体上来看,应该也不少。在这里,我们安排了4个人对海鸥进行统计。”
(资料图)
据昆明市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介绍,今年来昆明越冬的海鸥是历年来最多的,但较为分散,除昆明滇池海埂大坝较多外,在云南澄江抚仙湖、星云湖也较为密集。而在昆明城内,翠湖、大观楼等片区海鸥也较多,达到了几千只。总体上看,这几年的海鸥数量比较稳定,大约维持在4万只左右。说明滇池流域的环境还是不错,海鸥已“轻车熟路”在此过冬。
而大家在人鸥同乐的时候
也非常好奇
40800只这个数字
是怎么数出来的?
(资料图)
带着问题,记者先后联系了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以及昆明市鸟类协会。
几个栖息点同步统计
负责昆明红嘴鸥数量统计工作的昆明市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介绍,今年的红嘴鸥数量统计工作,是从12月25日开始的。统计之前,昆明市鸟类协会就已对红嘴鸥的栖息点进行了预调查,摸清了红嘴鸥栖息的地点。
(资料图)
赵雪冰介绍,12月25日上午9时,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以及昆明市鸟类协会上百名工作人员,分别在滇池海埂大坝、翠湖等24个区域的60多个红嘴鸥栖息点进行同步统计。
(资料图)
以群为单位估算
“数量少的地方,我们是一只一只的数,得到的是较精确的数据;数量多的地方,我们则以群为单位估算,根据数量多少,以10只或是50只为单位计数,统计三遍再得出平均数。”赵雪冰说,最后将60多个点的数据相加,再对百位以下进行四舍五入,从而得到了到昆明越冬红嘴鸥的统计数量。
(资料图)
针对媒体报出的数据,赵雪冰也坦言,受技术限制,对分布广,数量多,且具有较大活动性的鸟类进行数量统计,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统计数据能从总体上反映出到昆明越冬红嘴鸥的种群规模。
(资料图)
赵雪冰介绍,今年在昆明的红嘴鸥数量达到了40800只左右,为历年来昆明越冬数量之最,但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呈基本稳定的状况,数量均在4万只左右。
(资料图)
“根据昆明市鸟类协会的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只有1500—9000只左右,到2009年,增加到了32400只左右,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在一些年份也存在较大波动。”赵雪冰介绍,最近几年昆明红嘴鸥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资料图)
历年来昆越冬海鸥数量统计
2019年:40800只
2018年:39000只
2017年:40500只
2016年:39900只
2015年:40500只
2014年:39500只
2013年:39230只
2012年:35800只
2010年:31000只
2009年:32400只
2008年:31700只
2000年—2006年:21000只
1988年—1999年:12000~15000只
1965年—1999年:1500~9000只
最后,温馨提示
投喂海鸥时请注意这些
不宜过多投喂
红嘴鸥是以鱼、虾、昆虫为主食的杂食性鸟类,要为野鸟提供自主捕食的空间,投喂饲料是天然食物不足时的一种补充,过多投喂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会将红嘴鸥由野生变为“家养”,不利于红嘴鸥的生长和繁殖。
应以抛喂为主
投喂时,请市民尽量选择红嘴鸥专用的鸥粮,不要投喂淀粉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馒头或者面包,这些食物不利于红嘴鸥的生长。
喂鸥时应以抛喂为主,鸥粮要一粒一粒抛向空中,避免过多的饲料掉入水中,这些饲料如果不能及时被红嘴鸥取食,大量在水中浸泡积累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不沉水的新型鸥粮 人不能吃!
大家别笑,真的有人问。
有网友提问:既然该鸥粮都是用粮食做的,且经过高温高压膨化而出,闻上去有一股浓浓的豆粉味。那么,人可以吃吗?
专家表示:“此鸥粮所用的都是以粮食为原材料,但在人食指标上不达标,只达到鸟类食标准,所以只能做鸥粮。”
观鸥正当时
一起去看老朋友吧!
来源 云南日报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