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云南 再获国家荣誉 诺仕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古滇样本”

“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给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之一,这为云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诺仕达集团根植云南、奉献云南二十余年,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打造重点项目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以下简称“古滇”)之时,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其建设成“一个集中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窗口”。

遵循着这个方向,自2012年立项以来,伴着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的步伐,古滇以景区为载体,以“古滇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魂,继2016年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后,2019年底,再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荣誉。

当捷报再次传来,诺仕达集团倾力打造的民族团结进步“古滇样本”将成为助力集团发展的新动能,也将是古滇描绘壮美发展画卷的新“起笔”。

未来,古滇将持续发力,传递各民族心手相牵的“云南温度”、唇齿相依的“云南深情”,与云南各民族一起汇聚铿锵前行的力量。

一朵民族团结的绚丽之花,已徐徐绽放在美丽的滇池南岸。


深挖丰厚民族文化

引领文旅发展新方向

冬日的午后,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走进古滇,除却蓝天白云的温情陪伴之外,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长脊短檐”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百年前的古滇神秘文明;步入欢乐世界主题乐园,清幽古朴的民族音乐萦绕在耳畔,虎跳峡、大象、孔雀、雪域神鹰等云南特色显著的形象映入眼帘,一场别开生面的邂逅就此拉开帷幕;时至演艺环节,以古滇历史文化为背景编排的主题剧目精彩上演,从《古滇风云录》到《七彩云南》,再到《孔雀公主》,一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超时空碰撞跃然眼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恰当其时,“文旅融合”成为了时代的大趋势。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古滇深挖丰厚在地文化,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塑造了“世界对云南的新想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2012年,在云南省旅游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古滇应运而生。坐拥四季宜人的气候和临近滇池的区位优势,古滇为何将建成“一个集中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窗口”,作为总体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答案就“藏在”古滇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中。

云南除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秀美山川、奇丽风光以外,更有着绚丽多彩的在地文化,这是一个开采不尽的宝藏,这其中就包含着民族文化、古滇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三大方面,这些成为云南文旅项目发展的灵魂。本着“以文彰旅,以旅促文”的思路,古滇在发展中将在地文化作为项目找魂塑形的根本,不走简单的城市化、标准化的路子,从而打造出具有独特性、唯一性这样一些符合旅游消费特质的文旅项目,自然拥有了强劲的生命力。“在云南做文旅,跳开民族文化,实际上是舍近求远。”

云南是少数民族文化绚丽丰富的省份,古滇文化是云南古代文化史上充满神奇色彩的灿烂篇章。立项至今,古滇均以云南民族、民俗、民居文化为依托,通过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民族部落、民族史诗广场的建设,营造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打造各民族文艺展演的舞台、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探索与努力之中,将项目构建成为极具云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的发掘和呈现方面,古滇不仅做到了对本地文化的深度挖掘,还通过现代手段进行呈现。在建筑风格设计方面,从景区入口大门的设计到整个项目的规划,其实都是以古滇元素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展示地域特色,将其打造成为独创性的作品。在文艺展演方面,以《孔雀公主》水秀为例,为了能向观众传递出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赋予作品新的时代精神,水秀的创作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采风,通过前后15稿的剧本优化,实现了台词中通俗传播与诗歌典雅的融合,并运用声、光、电、水、火等特效徐徐展开,让人回味无穷。不少游客观看后将其称为小型的云南民族文化“活态博物馆”。

深度体验民族风情

引领文旅发展新风潮

翻开世界地图,在北纬20至28度间,似乎再也找不到一片地域比云南更加“多变”,更加丰富多彩。当梅里雪山沉浸在一片素色的冰雪世界里时,德宏正像一块流淌着的翡翠,在印度洋的暖风中倾泻春天的光泽……

在这片放牧心情的土地上,如果说先天自然条件优势给予了云南发展利好的基因,那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则给了云南厚积薄发的勇气。在七彩云南·欢乐世界飞翔影院播放的《飞越彩云南》里,3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然景观资源和少数民族风情在这里生根流转;他们交融吐纳,看似大不同,却又内涵统一。特别是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深谙文旅融合之势的云南文旅界从来都不是分散的个体,他们更像一根强劲的弦,时刻迸发出占据文旅市场高地的最强音。当你真正深入古滇,深度体验多彩民族风情,自会洞晓这份来自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力量。

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2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景观令海内外游客叹为观止。而在古滇,云南15个世居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将在民族部落得以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令到此的游客沉浸其中,深度体验民族文化与生活。

为达成这个目标,古滇民族部落的规划与设计,由集团创始人、集团党委书记、集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旅游景区”示范点工作领导组组长任怀灿带队,每年两次、每次半个月到云南1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从建筑形态、民族文化、民族餐饮、民族手工艺品等等方面做了深入调研,10多家设计单位反复修改方案,项目计划于今年内动工。

作为古滇展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部落以云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云南世居的彝族、纳西族、傣族、白族等15个少数民族为依托打造。据介绍,该项目将按“造山理水、师法自然”的理念和古镇、村落自然成长的肌理进行规划建设,从各民族的建筑、服饰、节庆、工艺品等方面,营造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着力打造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和窗口,展现云南多民族和睦相处、幸福喜悦的风情;同时,游客也能穿行于民族部落的街头巷尾,结识淳朴的当地人,深度体验和感知云南各民族风情,让民族民俗文化为现代旅游文化服务。

在古滇总投资超30亿元的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内,其主题演艺项目已成为乐园吸引业内外人士眼球、引爆人潮的“王牌”项目,而如此吸引人的着力点无外乎游客对云南民族风情的深度体验。在古滇大巡游里,“祭祀大典”“天籁之音”“吉象太平”“孔雀公主”等巡游方阵中,102名专业舞蹈演员跳起独具文化张力的各民族舞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年龄层的游客争相参与、热情互动。在民族大剧院内,大型多媒体民族歌舞秀《七彩云南》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歌舞作品优中选优,结合现代舞台技术,包装出独具“滇味”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以超前的尝试和探索,让游客感受到传统经典,更感受到别样的云南多民族风情的时尚魅力。

除了乐园内每天近距离体验民族风之外,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为指引,古滇每年都轮番上演独特的民族节庆活动。从包涵人生百味的古滇家宴,到独具民族特色的火把节、郑和文化节,再到彰显滇池渔猎文化的开渔节;从探索历史的入滇记,到丰富多元的古滇生活节,再到时尚潮流五百里音乐节·十年回滇等,古滇用一次次丰盛的沉浸式体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各民族风情创新融合,带众人体验一场又一场独具民族特色的饕餮之旅,引爆云南文化旅游发展新风潮。

深层激发团结力量

引领区域发展新生态

古滇的发展历程,折射出诺仕达集团对时代变化的精准把握。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时,诺仕达集团紧紧抓住这个转型升级的好机遇,在古滇的发展规划中,不仅亮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而且通过项目创新经营,将吃、住、行、游、娱全要素串联成特色古滇文化体验,将康养与旅游相结合,用一种全新的注解,阐述着云南健康休闲产业的绿色路径,描绘出云南作为世界健康生活向往之地的魅力新画卷,向海内外消费者展示着入滇体验康养旅游的全新魅力。

最绚丽的“花”是民族团结之花。《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规定了示范区建设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教育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为重点,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等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以生态保护为红线,以民生保障为根本,古滇着力构建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引领区域发展新生态。

紧邻滇池,在古滇的规划和建设中,环境保护一直被放在首要位置。诺仕达集团秉承“将试验示范区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理念,将项目内原自然撂荒的湿地,改造扩建升级为1100余亩具有自然生态修复和水体净化功能的生态湿地,在整个项目区与滇池水体之间构建起一道生态屏障。

项目区内近万亩传统农业面源污染和近40家手工作坊点源污染被生态景区取代,同步与环湖截污干渠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从规划、建设、技术层面坚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滇池。缘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倾力付出,古滇于2016年被授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

环境保护的底线守好后,接踵而至的是发展问题。地区发展的和谐生态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亦体现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按照“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古滇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具体而言,按照民生优先的原则,高品质建成的“幸福里”回迁安置房及配套建设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推动了滇池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在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优先安排项目区域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已吸纳当地村民就业累计人数达7900人。待景区全面投入运营后,预计年目标游客量达2000万人次,新增5万人就业,年均上缴税收8亿元。随着景区建设营运有序开展,逐渐形成了企业良性发展,形成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良好局面。在长腰山片区,打造全国养老养生产业发展的标杆,完成了“文娱、康养、旅游、生活、餐饮、物业”+“智慧养老”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搭建。首期项目活力养老小镇于2017年7月21日建成营运以来,目前已有2000多名老人入住养老。

昆明市民宗委对古滇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古滇直接带动了当地就业安置,并对晋宁区乃至昆明市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作用明显。

昆明市晋宁区这样评价:古滇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区、一个旅游度假区,更是一个旅游小镇、一个现代新城,也是文旅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发展理念的范本,古滇项目建设早已成为引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

深情回馈昆滇热土

引领持续发展新未来

从一片滩涂到吃、住、行、游的不断完善,古滇成功走过的第一个“六年之期”成绩斐然:从游客体验到周边带动,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古滇都递交了成绩优异的答卷;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古滇充分践行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为使命,古滇将继续加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进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丰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古滇成为云南各民族文艺展演的舞台、文化交流的平台,营造“月月有节庆、周周有看点、处处有特色”的节庆氛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古滇力量。

古滇作为滇池畔的重点文旅项目,是展示云南民族文化的窗口。在采访中,昆明市民宗委表示:古滇在古滇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播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它通过景区这个大平台,来向全国、全世界的游客展示优秀民族文化,这种方式对影响和推动民族大团结更有高度,也将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高度。所以在未来,古滇可继续依托景区为载体,从点到面,将民族团结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游客心中。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秉承诺仕达集团的“匠心”“用心”,以及诺仕达创始人任怀灿坚持的“实实在在做事”的初心,古滇人将创新开拓、砥砺前行,持续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开发完善古滇地块产业布局,引领文旅产业联动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时代变化,观光游向度假休闲体验游转变。从2019年古滇开启第二个六年发展之时,将不断完善业态,把一个个项目都做成精品,真正实现千业百态,体验更多元。努力将古滇建成为一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一个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一个集中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窗口、一个世界级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在文化的多元体验方面,饱含历史风韵的古滇博物馆已显露特色。我们在现场看到,古滇博物馆外立面已完工,内部展陈正在沟通布置中;在不久的将来,该博物馆将通过原有古滇历史文物的展陈,结合声、光、电等5D VR科技手段,再现古滇悠久历史。此外,独具云南民族特色的民族部落也在建设筹备中,这些项目都将为民族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开发和运用带来全新启发。

在产业布局方面,古滇将先期建设文旅小镇,打造夜间经济体,完善酒吧、民宿、餐饮等文化单元;下一步古滇还将建设超大型的会议中心,助力完善昆明会议、会务、会展功能,加强与品牌酒店的合作,满足一年游客两千万的超强接待力。当古滇具备吸客和收客的能力,再激发游客到云南的其它地方,昆明作为云南的窗口和示范效应将更加凸显。

出于对云岭山川的深沉挚爱和浓厚感情,一直以来,古滇以生态为“底色”,依托灿烂悠久“三大文化”,将滇池生态资源、古滇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民族文化一步步转变为可视、可触、可听、可感的文旅休闲度假资源。站在视野开阔的游客服务中心,放眼昆明滇池,骄阳下,古滇格外耀眼;它铭记古今,记录着城市成长,传承城市文明之光,展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似一朵盛开的鲜花迎风绽放。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张玉菊 王琼梅 文

杨雷 孙兵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施颖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