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开启诗和远方的新征程!在2020庚子鼠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祥云县一年一度的民俗节庆活动即将上演,快来看看今年都有些什么新内容吧!
Tips1. 正月初七“七人节”(1月31日)
傈僳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聪慧勤劳的代表,在生产劳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七人节”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性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祥云县的傈僳族同胞都会在祥城镇存德村白龙潭进行盛大集会,来自祥云当地及永平、大理、楚雄、保山、丽江等地的数千名傈僳族同胞都会穿上盛装相聚在此,唱歌对调,一起准备传统青松针坐地宴,共度美好佳节。他们用一年辛勤劳作收获的蔬菜瓜果装点节日会场,用热烈浓郁的民族歌舞形式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陪多》《起奔瓜器器》《知培玛多噶玛萨》等精彩民族歌舞节目,就是从“七人节”中产生的。而最具独特性、最精彩的环节当数傈僳族传统绝技“上刀山”“下火海”表演,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观众纷纷被傈僳族勇士折服,欢呼声不断,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七人节”源于傈僳族对天、地、人关系的初始认知,《占书》记载,传说女娲创造万物,在造出狗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人之后生,是人为尊,所以这一天是全人类的生日。傈僳族始终把人与自然合为一体,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把大自然的生物按民族习惯的生物链排列:一天、二地、三猪、四牛、五羊、六马、七人、八豆、十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价值观,流传至今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七人节”。
“七人节”民俗旅游路线温馨提示:
因杭瑞高速弥渡收费站在维修,车辆无法从该口驶离高速,因此走祥城—象鼻—存德—白龙潭或者弥渡—果园—九鼎山—白龙潭为最佳出行线路,全程20.9公里,车程90分钟。高德或者百度地图在目的地一栏输入“白龙潭”进行导航即可直达。
Tips2. 正月初八“哑巴节”(2月1日)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在祥云县禾甸镇七宣村都会举行盛大的彝族“哑巴节”民俗节庆活动,用以纪念善良的彝家哑女为了全村人的幸福生活,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向龙王祈求治愈人间疾病良药的美丽传说。
正月初八这天,七宣村的村民用鲜艳的涂料在身上进行彩绘,由族人毕摩长者主持祭拜山神、恭请“大哑巴”仪式,通过祭拜神树、年松,经过“三请三唱三起号”,哑巴队载歌载舞的从村头打跳到村尾,将“大哑巴”请到文化会场中央,随即开始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哑巴舞表演。
七宣彝族“哑巴节”2009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节日当天的跳祖鼓、打歌对歌、“摸泥黑”和歌舞晚会等活动极具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土陶、土碱、草编、刺绣、麦芽糖等非遗保护项目展示,参与感十足,热闹非凡,吸引数万人参与。
祥云“哑巴节”地址路线:从祥云收费站驶离杭瑞高速—清红路—祥姚路—禾甸街—大营—七宣,全程42公里,车程1.5个小时。高德或者百度地图在目的地一栏输入“七宣村”进行导航即可直达。
禾甸镇七宣村作为祥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头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这座山村格外引人注目。目前,同济大学非遗创变营已组织非遗、乡愁文化等领域的相关研学活动,注册了“大小哑巴”文化品牌;七宣村村民罗天明注册成立了云南罗罗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祥云文艺商业演出和乡村旅游服务;云南去哪儿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已经多次带旅游团到七宣村开展乡村旅游。非遗+旅游、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等政策,让这座小山村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陈大衡
通讯员 罗丹 文
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