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指出:云南省每年要选择10个县市区、100个乡镇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示范村”“产业扶贫示范村”。
《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精准脱贫、产村融合和农村繁荣。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绿色低碳、利益联结紧密、产村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0亿元以上。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10个优势特色产业
调整优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优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促进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生态休闲、观赏苗木等绿色富民林产业提质增效。
《意见》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壮大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产业覆盖面大、农民增产增收的生猪、牛羊、蔬菜、花卉苗木、水果、茶叶、食用菌、核桃、中药材、咖啡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推进80个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县建设。
拓展新业态 建设有特色的旅游村镇
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特色产业从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向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拓展。
大理喜洲镇上榜中国“特色小镇”
《意见》要求,完善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积极发展智慧乡村游。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生态文化村”建设。
积极发展特色农庄、精品客栈、休闲庭院、农家乐、森林人家、乡村民宿、乡村手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回归自然、感受传统、放松身心等为调养手段的农村健康养生业态。
同时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型、旅游型、商贸型、生态园林型特色城镇。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经营电子商务
《意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兴办家庭农场,开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
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直销。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同时要求,加快省、州市、县、乡四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子商务“双创”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