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城花都,魅力昆明,到大美滇西;从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到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每一位来到云南的游客,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彩云之南是一方物华丰盈,神奇俊秀的文化旅游宝地。
近年来,就贫困县区、民族山区应该如何促进文旅事业、产业的发展,镇沅县在不停的探索和尝试。结合自身实际,镇沅县不断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载体,以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把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升级、推进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部,于1990年成立民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最年轻的民族自治县之一。镇沅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生态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为主体,共有8个主类、22个亚类、52种基本类型、139处景观,其中自然旅游资源52处,人文旅游资源87处,分别占总量的37.41%和62.59%。澜沧江、李仙江、阿墨江“三江”流淌其间,拥有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中瀑布成群,小坝稻花飘香,小河自然悠转,田间白鹭翩翩,梯田环山傍水,村落古朴神秘,乡村和谐美丽。镇沅具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世代聚居22个民族,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茶源文化、民族风情、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是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地。2018年,镇沅全年接待游客125.65万人次,综合收入12.29亿元,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加大民族文化弘扬与发展
镇沅彝族文化、哈尼族文化、拉枯族文化、茶文化神奇独特。近年来,镇沅县坚持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宗旨,确立了“民族文化兴县”的战略,确保民族艺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有序推进。一是注重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和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尊重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的首创精神,积极申报民族文化遗产,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编写出版了《镇沅故事》《日月山歌》等书籍,完成《镇沅歌曲》录制。二是注重地方特色品牌培育。镇沅县城已建成博物馆2个,民族文化馆1个,全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品牌得到培育,带动效果明显。三是注重地方文化的宣传推广,坚持保护和开发,传承与推广相结合,制作多部民族文化专题片持续向外宣传和推广,精心策划打造了“天地茶源”大型民族歌舞剧,非物质文化遗产“杀戏”“哭嫁”“麻洋纸”“蜂桶鼓舞”等一批文化精品工程。
加大茶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
镇沅茶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历史上这里民族贸易繁荣,宋代以来,因其涉外文化活跃和涉外经济传导显著,加之境内地理位置特殊,成为中国内地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驿站,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哀牢山千家寨风景名胜区因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茶树,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而富有盛名。同时,茶与各民族群众融为一体,各族群众的生活离不开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嚼几叶鲜茶,回味青茶的清香,享受劳动的甘甜,以茶为礼,传递各民族古朴而善良的人间真情;以茶敬人,尽表各民族热情好客之心。在茶的饮用方面,具有浓郁民族传统的烤香茶、火塘茶、土锅茶、鲜叶竹筒汤茶、别具风味的咀嚼生茶、糖茶、“祭祀”茶、糊米糖松茶,还有清沏茶。镇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远销国内外,从而形成了境内以李仙江、勐统河振太河两纵和穿越哀牢山一横的茶马古驿道,古今闻名。
镇沅结合自身实际,从三方面加强茶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一是打造老乌山生态茶园项目,在老乌山生态茶叶基地和古茶园示范区,打造集普洱茶种植加工、茶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传统古村落、房车旅游、康体运动、酒店民宿于一体的生态茶园体验区。二是打造五一生态茶园项目,在镇沅五一区域建设生态茶园基地,将现有的黄草岭农场、五一水库一线等地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生态茶园采摘体验区、普洱茶仓和精品酒店。三是打造茶源小镇项目,将茶文化、旅游文化与高端旅游地产开发相结合,进一步促进镇沅旅游集散服务、普洱茶文化展示、茶仓储集散和旅游地产开发融合发展,在县城北部区域打造“茶源小镇”和千家寨茶旅融合项目,凸显镇沅世界茶王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千家寨普洱茶”品牌。
加大区域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
镇沅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族风情、茶源文化、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是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和高端旅游开发“原生地”。今年以来,镇沅依托墨临高速、普大公路,通用机场,秀山码头建成投用等有力优势,进一步将镇沅打造成山区经济引领区、通道经济实验区、旅游度假首选区、共享发展示范区。一是打造千家寨风景名胜区。景区位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北部中段西坡, 距县城85公里,景区总面积44平方公里,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千家寨景区内原始森林苍翠茂密,路盘溪绕,古木参天,青藤蔓绕,山花烂漫,鸟啼莺鸣。山雄、水美、林幽、物奇是该景区的一大特点。景区主要有大、小吊水瀑布、2700年野生茶树王等10余个景点,是有氧运动、科考、探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最佳之地。目前,县人民政府已经和云南湄公河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生态旅游开发合作协议。二是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成功推出“美丽乡村踏花之旅”“到镇沅过大年”等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并依托振太酱菜、九甲腊肉、田坝瓢鸡、九甲核桃、长寿野生核桃油等农特产品和“和平那洛泼水节”“哈尼族十月年文化旅游节”“瓢鸡文化节”等地方性节庆活动,开发了一批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特约通讯员 徐世宇 文
镇沅县委宣传部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