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滞留云南的武汉母亲:我们挺好的,感恩版纳人

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武汉以前所未有的“封城”来自我隔离。“封城”在城内的居民,备受全国人民牵挂与支持;外出的市民,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善待与关怀。

下面是一位外出的武汉母亲晓荷(化名)刚刚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来的自述。

晓荷家住徐东美林青城。1月19日,在疫情还不明朗时,她带着八岁的儿子前往西双版纳旅游度假。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她尝试多种途径返汉都未果,27日晚她们母子俩被当地政府集中安置在指定酒店居住。她在自述中,详述了这几天她们在西双版纳的经历、受到的善待,感恩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关怀,感恩善良的西双版纳人的友好接待,感恩媒体及时正确的引导。

下面是晓荷的自述,原文照录。

我和八岁的儿子是19号离开武汉的。离汉时,武汉的疫情还不像现在这么严峻,大家的工作生活一切正常。尽管周围的人都在议论疫情,但真假难辨,而且我们的心早已飞到了旅游度假目的地——西双版纳,我们能想到和做到的就是加强自身的防护。离开武汉的途中,我们全程佩戴口罩。

西双版纳温暖如春,风和日丽,空气清新,人民友好,旅游井然有序,我们玩的很开心。

23日,武汉宣布封城。我们赶紧上网订返程票,发现直飞武汉的飞机已经没票了,长沙至武汉的十几趟高铁票要靠“抢”。我试着抢了两张。第二天,票款原路退回。“抢”票失败。

25日晨,我们决定曲线回汉。我订了26号飞长沙的机票和长沙到咸宁北的高铁票。下午四点,家人发来信息,说“武汉26日起中心城区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家人开车到城市交界处接我们回家的计划也泡汤了。我们只能退票。

随着疫情的发展,西双版纳的防控措施日益严格。22日晚,客栈老板说,西双版纳地方政府要求登记1月1日起到达的所有武汉籍客人的信息,并要求我们出门必须佩戴口罩。老板当晚就骑着电瓶车出去买口罩,但没有买到,好在我们离汉时带出的还有剩余,那是我们准备回武汉时用的。23日,当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来询问我们的身体情况,嘱咐我们有不适,要及时就诊。24日,当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又到客栈来登记我们的身份信息,嘱咐我们尽量不要出门。

25日,西双版纳所有的景区停止开放,街道上的行人逐渐减少,而且多数都戴了口罩,有的还带了两层。

27日晚,我们接到通知,所有湖北籍客人到指定酒店集中住宿。突然接到这个通知,我有点儿想哭,这不是要把我们集中关起来吗?我们也是受害者,有家不能回啊。

但作为一名从疫区出来的人,我们只能服从大局。离开前,儿子对客栈道路两边的摇椅恋恋不舍,在上面荡了又荡。当晚八时许,我们来到了指定住宿地点——西双版纳景兰会展大酒店。没想到这是一家星级大酒店,住宿条件比我们之前住的客栈要好很多,但价格仅比客栈高一点。

酒店免费为我们提供一日三餐。餐食清淡可口,荤素搭配,品种丰富,兼顾了各种营养。比我们自己在外花钱吃得更舒服,更安心,更营养。

驻酒店的医务工作者每天两次为我们测量体温,并准备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供我们取用。工作人员每天都对酒店设施进行消毒。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自由,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戴着口罩到酒店左侧的广场散步放松。酒店前台的服务人员也能及时回应我们的各种需求。

原来我们不是被集中“关”起来了,而是被集中照顾起来了,为了我们的安全,也为了西双版纳人民的安全。

感谢云南省各级政府对我们的照顾。在武汉市政府公布的“在外武汉游客全国各地指定接待酒店”中,云南省16个自治州市全部安排了集中接待的酒店,这样的酒店在云南省多达39个。

感谢酒店工作人员牺牲节日休息时间、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服务。他们个个全副武装,前台服务人员不仅佩戴了N95口罩,而且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和一次性的橡胶手套。

西双版纳人是热情友好的。得知我们来自武汉,他们没有对我们另眼相看。得知我们回不了家,客栈的哈尼族老板为我们减免了房费。茶舍的老板继续招待我们免费品茶,临走还塞给我们很多别人送她的百香果。

西双版纳人又是细致严谨的。我们所住的酒店,相较于之前住的告庄,人员车辆少了很多。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由酒店工作人员打包放到我们门口,由我们自取。

感恩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关怀,感恩善良的西双版纳人的友好接待,感恩媒体及时正确的引导。作为武汉人,我们的回报就是,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更加注重防护,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22日起,我们只要出门,一定佩戴口罩。25日起,我们除了吃饭,不再外出。28日起,我们全天呆在指定酒店房间,开窗通风,室内锻炼,并尽可能减少水电、洗漱用品等资源消耗,避免浪费。

现在我们最盼望的就是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我们早日与亲人团聚。

西双版纳,我们还会再来,这里有我们向往的美景,还有一段我们终生难忘的情缘。

武汉徐东美林青城居民晓荷

2020年1月28日晚


来源 湖北日报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