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晋宁:各乡村防疫“大喇叭”“小喇叭”响起来……

大年初六,盘龙寺的大门紧闭,周边道路空空荡荡,周围一片静谧。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的肺炎疫情,昆明市晋宁区相关部门迅速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各乡村“大喇叭”响起来

针对昆明市的“疫情”情况,晋宁区充分发挥乡村广播受众面广、覆盖面大的宣传作用,各村(居)委会“大喇叭”和流动执法宣传车“小喇叭”一起发声,创作有地方特色的调子《打赢疫情阻击战》,广泛宣传防控知识,将中央、省、市、区政府的防控工作动态及预防措施宣传到家家户户,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觉树立起少出门、不聚会、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并做好日常防范。

此次突发疫情,每个“大喇叭”都成为了战斗在农村疫情防控一线的宣传员,通过宣传相关知识,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防控意识,切实守护了百姓的健康与生命,为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督查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

从1月24日开始,晋宁区对区内旅游景点、电影院、KTV、网吧、书城、图书馆、文体中心、大型饭店、普照寺、盘龙寺等人员密集场所暂停营业或暂停开放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上述场所均张贴了关停公告,经营者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执行情况良好。此外,晋宁区原定开展的春节系列文体活动、沙滩公园和古滇大码头游园活动、宝峰山歌调子会等活动也已经全面取消,群众自觉减少聚会、留守家中,全区暂停群体性聚餐活动、大型商贸和群众性活动,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把车窗摇下来,我们测一下体温”  多措并举防控疫情

1月26日,晋宁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的要求,组织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广电、文化、旅游、林业、民宗等部门和辖区各乡镇,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

目前,晋宁区已采取多项措施防控,如禁止城乡农贸市场进行活禽交易和宰杀活禽;禁止转运贩卖野生动物;禁止城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居)会举办各类大型文化体育、旅游、展销等公共活动;禁止任何餐饮单位和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群体性聚餐活动;禁止环境封闭程度较高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寺庙、影剧院、KTV、酒吧、网吧、茶坊茶馆、棋牌室、健身房、室内游泳馆等开展经营活动;停止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培训;禁止药品、医疗防护用品等经营单位借机哄抬物价、故意囤积等行为。

“这是宣传资料看一下,把车窗摇下来,我们测一下体温。”在晋宁区几条主要公路及高速公路出站口设立5个检查站,医护人员正在对往来车辆乘客进行检测。检测点防控人员由晋宁区卫健局下属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公安交警、交运局工作人员组成,24小时值班,积极开展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加强对来晋宁人员的体温检测。辖区各村委会积极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等到辖区各路口进行巡回宣传,对外来车辆及外来人员发放宣传材料,齐心聚力用实际行动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战。

“凡是体温超过37.5℃的人,都要进行登记,如果是从疫区回来或者是和疫区人员有过接触的,均要进行留观,并送区人民医院进行下一步处理。”晋宁区卫健局高副局长介绍。监测点还将登记来往车辆的来源、去向,如果乘客体温异常的,会把人留下来,再次检查。除此以外,晋宁区在部分乡村主要公路及县区公路交界处设立20余个疫情防控检查点,在汽车客运站、宾馆酒店、大型超市、生活小区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在乡镇村小组设立疫情防控宣传点。

目前,晋宁区已开展体温检测8000余人,并于1月29日前完成了2万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单和20万份《倡议书》的分发工作。晋宁全区各单位、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委会严格落实“三级包保”联防联控工作责任制,不折不扣全面落实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职责,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70人疫情应急处置小分队成立

1月28日,为快速有效处置疫情,晋宁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应急局组建了70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小分队。小分队统一安排、统一食宿、统一指挥,储备各消杀防护用品,明确工作任务并指定专人负责,实行24小时值班待命,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