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李文亮,就是致敬职业精神!

(送别李文亮医生。图片源于人民日报刊发相关内容截图)

34岁的李文亮医生不幸被新冠肺炎夺去了生命,一位市民在积雪上写下纪念他的文字“送别李文亮”,许多人在朋友圈表达了对他的敬意,武汉市政府、国家卫健委等先后公开表态,对李文亮的去世深表哀悼和惋惜。

2月7日凌晨,武汉市中心医院发布消息,该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该院深表痛惜和哀悼。

最是细节动人心。在最近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文亮医生两次特意用了感叹号,其中一次他是这样说的:“恢复以后还是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触摸一个个细节,更能读懂这位医学博士身上的可敬之处。他身上的那份乐观与担当更是令人动容。是的,作为一名医生,在疫情防控的紧急时刻,李文亮没有退缩,用行动作答,他对得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我们致敬李文亮,其实就是致敬职业精神!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太多李文亮这样的白衣天使以生死担当护佑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有一种守望,坚定而执着。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阻击战中,一批批的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去往武汉,其他城市的医务工作者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每一名患者的安危倾尽全力。

疫情既是一场大考,也是一面镜子,能检测并照射出商人的良知、专家的水平、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能力和状态。“全民战争”的定位更意味着,需要过关的不只是医者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而是成千上万种职业都要给出答卷。

为了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一群社区工作者,义无反顾地上阵了;哪里是疫情防控一线,记者就在哪里,他们肩负使命,逆向而行,深入各地防控一线采访新闻;科研人员连续“泡”在实验室里,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成功研制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防护服、口罩等的企业纷纷复工,坚持供应物资……不畏惧、不退缩、向前冲,多少种职业精神的光芒闪耀在疫情防控战场上,激发人们一定赢的信心和力量。

每一种职业都有最基本的职业精神,每一种职业精神都倡导责任与担当。致敬李文亮,就是致敬职业精神。只要每个人在这特殊时期都能扛起责任,彰显担当,弘扬职业精神,让职业精神更加闪耀,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就一定能筑实筑牢防控网络,成功击退病毒恶魔,传来抗击疫情胜利的捷报。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