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获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根据《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云应疫指发〔2020〕6号)、五华区疫情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就文化旅游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如下通知。
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既要牢固树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思想,做好疫情防控;又要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着力强化企业复工复产管理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继续暂停开放,景区景点、互联网经营场所(网吧)、娱乐场所、实体书店、营业性演出单位等企业暂缓复工,旅行社按要求停止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复工时间待通知。
其他企业按照国家和省、市、区级工作的相关要求,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风险隐患排查彻底,安全培训到位的企业可于2月10日复工。各单位、部门要督促企业压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开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培训,严格落实复工复产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复工复产安全、平稳、有序。
三、严格落实复工复产防疫措施
1.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复工复产企业要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制定防控方案,细化防控措施,落实防控人员,建立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形成从企业管理层到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
2.严格执行返岗人员健康申报制度。所有返岗人员必须主动向用工单位提交健康申报表。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人员,须单独隔离观察14天,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要采取错峰返岗措施, 非关键岗位人员可延后返岗,在湖北的职工暂缓返岗。对居住地为非疫区但14天内有与来自疫区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有接触史,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者,应告知其暂时不要返回,应在当地按照要求完成医学隔离观察。
建立“一人一表”登记制度,对复工复产企业职工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市场科牵头负责辖区内营业性演出单位、文艺表演团队;旅游科牵头负责旅游景区、星级宾馆酒店;区旅游指挥中心牵头负责旅行社;执法大队负责互联网经营场所(网吧)、娱乐场所、实体书店等行业企业,按要求填报《个人健康信息承诺书》、《复工人员健康申报表》,并收集、汇总填报情况。暂缓复工企业,待复工后要第一时间督促其完成职工健康申报。从2月12日起,每天下午15:00前,将企业复工复产简要情况报局办公室汇总上报。
3.使用“云南抗疫情”小程序。各企业、单位复工后,牵头单位需督促企业下载“云南抗疫情”小程序,在单位门口张贴,对所有职工出入实行扫码管理。
4.各牵头部门负责督促企业做好防护物资配备和消杀防疫。企业要根据防疫需要,为职工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对厂区内生产、办公区域进行全面卫生清理和彻底消杀。生产期间,要规范岗位工作秩序,合理安排轮岗排班,采取“小班制”模式,减少单班在岗人数,暂停不必要的会议、聚会等活动,做到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
5.各企业要做好返岗人员管理和信息统计。14天内,新返岗人员应主动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提供集中住宿场所企业,应尽量减少同一宿舍的居住人数。有条件的,对新岗学人员和其他人员采取为期14天相对隔离的措施,如安排在不同的宿舍、分开就餐等。有前述流行病学史的人员,返回后须严格落实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复工后如发现有绕过交通检查站点未进行健康排查的人员,应立即对其实施医学隔离观察至返回后满14天,并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隔离前接触人员的健康管理。
6. 各单位要提前制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物资,备有临时隔离观察室。生产过程中发现病例、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通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在卫生部门专业的指导下做好防疫工作。
四、做好常规预防工作
1.加强宣传培训。各单位要定期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作为复工第一课。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做到人人知晓。倡导个人保持健康行为,包括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勤洗手,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戴口罩前,摘口罩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后,均要及时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触眼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用厢式电梯;有病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避免过度疲劳等。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2.做好健康监测。职工进入大门前要测量体温并进行健康询问,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的,应阻止进入工作场所并作好登记,同时向单位的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采取居家或集中观察、及时就医等措施。鼓励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员工主动在家休息或就医诊治。
3.保持环境卫生,合理安排场所通风、消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在有订单、有市场、有原料保障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疫情期间的生产计划,按需组织生产和物料采购,减少人员大范围流动,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韦然然 整理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张玉菊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