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工信局:市民凭身份证可通过网上App预约 限量购买平价口罩、酒精等

为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保障全市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确保经济稳定运行,2月14日,在昆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医保局、市公安局6个部门发布保障全市复工复产工作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赵小平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工信系统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平稳运行”,两手抓,两不误。在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做好疫情科学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实现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坚决打赢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稳定经济增长这场硬战。

第一批向市民免费发放的30万只防护口罩

已发到主城五区 

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市工信局围绕全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需求,迅速行动,科学施策,多渠道、全方位、超常规做好防控物资的生产组织、采购储备和调配供应工作,切实做到保一线、保医疗、保防疫、保民生、保重点。通过扩大本地防控物资生产、加大国内外采购力度、争取省级统筹调配支持、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等方式,供给数量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线医疗防控物资紧缺的局面。

截至2月13日,全市筹集防护口罩169.12万只,市工信局按照零库存的原则第一时间发放出去。“这其中,医用N95我们筹措到119220只,全部第一时间发放给市卫健委,保一线医疗机构”赵小平说。筹集消杀产品213.93吨,发出191.2吨,现有库存22.7吨,消杀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当前需求;筹集防护服950件,橡胶手套8.09万双,一次性检查手套1000双,护目镜1104副(其中医用140副);紧急采购红外体温筛检仪50台,2月9日全部安装并投入使用,分别部署在机场6台、铁路高铁10台、地铁枢纽25台、汽车客运站5台、重点市级医院4台;便携式额温枪3030支,其中:市级采购3000支,省级调拨30支,已分发2084支,剩余946支随时调用。另外,市第三人民医院已与供应商签订两辆负压救护车采购合同,计划2月20日前发货。

针对目前防护口罩供应紧缺的现状,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自2月5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分期、分批、分类投放防护口罩,以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从2月9日开始,第一批向市民免费发放的30万只防护口罩发到主城五区,通过社区发到居民手中。优先保障最需要的人群(老弱病残孕)。下一步将继续加大防控物资筹措力度,加大对市场投放力度。

最近,昆明市民凭身份证就可以通过网上App预约,通过连锁药店(一心堂、健之佳、东骏、白药、昊邦)限量购买平价口罩、酒精等医疗防控物资。和上一次发布会相比,最近本地生产口罩有很大的进展,云白药、哲顿、奥斯迪、凤玲、多扶、云锡等企业也投入到口罩保供战役里。

截至2月13日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达46.5%

自2月10日开始,昆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云南中烟、云白药、云内动力、云南滇金、云南锗业、云南铝业、中石油云南石化、云天化、昆钢控股、云硅智谷科技小镇等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调研指导,现场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帮助企业解决人员返岗、防控物资保障、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流动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截至2月13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445户复工复产,复产率达4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14户龙头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50%)中,13户企业持续生产或已复产,复产率达92.9%;40户骨干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70%)中,36户企业持续生产或已复产,复产率达90%。市工信局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2月7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了《关于组织推进工业企业复产和重点项目复工方案的通知》,落实属地县区开发区主体责任,确保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推进。同时制定印发了《昆明市工业企业复产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四个到位”,落实“八个一”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无盲区。按照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重点工业企业和卫健委建立防疫直通车制度,卫健委和工信局也到每一户重点工业企业每一个重点工业项目现场指导培训疫情防控。确保每一户工业企业每一个重点工业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

二是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开展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共渡难关政策研究,结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的意见》,从提高防控物资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复工复产5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支持政策,简称《昆明二十条》。《昆明二十条》前天已经市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讨论通过,很快将印发执行。最近国家各个部位也陆续出台了系列的帮扶政策,工信局要把各个方面的政策用好用足,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开辟绿色通道,让这些好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真正帮到企业。

三是采取有效举措,强化协调保障服务。“各个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是我们重点服务和保障的对象,我们擦亮工信服务企业的底色,在这个关键时期,在这个艰难时刻,强化协调保障服务。我们开展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防疫物资需求调查,协助企业解决防控物资保障。” 赵小平表示,截止2月13日,共向全市52户重点工业企业发放口罩94070个,消杀用品11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其复工复产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交运、供电、人社、商务、住建、民航、海关等部门,为工业企业原料供应、物流运输、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是实行责任包保,加强督查跟踪问效。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工信一盘棋,建立政企联络“直通车”制度,对全市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进行实时监测。实行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项目包保责任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设立了材料工业、装备工业、石化工业、食品药品和消费品工业、信息产业、民营经济、工业园区等9个工作组。市工信局把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分解任务到各个辖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列出企业复产复工时间表,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跟踪进度,开工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同时,加强督查督办,把工作方案、政策,落到实处。复工复产情况要求每天一报,确保2月中旬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50%,力争到2月底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工信系统与其他部门一道做好防控物资的保障工作;特殊时期,艰难时刻,我们有信心和所有工业企业一道,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综合施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赵小平说。

问:市政府出台了哪些支持政策,支持工业企业渡难关、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赵小平: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给我市各类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为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我市马上就要出台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即《昆明二十条》。政策措施立足帮助企业解决当下最迫切的问题,从支持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引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等方面入手,提出:提高防控物资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复工复产,5个部分,共20条具体措施。目前,《昆明二十条》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待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即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执行。我们在研究制定这些政策时,借鉴了其他地方的一些做法,又充分考虑到昆明本地企业的实际,是有真金白银的二十条政策。希望这些政策对我们的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共渡难关能发挥积极作用。

问:市工信局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了哪些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工作,而避免人员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隐患?

赵小平: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严控会议和活动的通知》工作要求,尽可能避免开会本身人员接触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在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中国移动昆明分公司和华为公司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市工信局向全市各个部门推荐使用中国电信天翼云会议系统、中国移动云视讯、和华为WeLink协同工作云平台,在疫情期间免费使用。

这些视频会议系统和平台可支撑上千路视频接入,低带宽高清体验,具备最高 4K 超高清画质、集会议预约、会议控制、会议实时文档、桌面、白板共享等功能于一体,会议不受时间、空间、设备限制,参会方可通过手机移动端、电脑端、传统会议设备接入,可使用 3G/4G/5G移动网络及宽带。还具备数字协同办公及全员健康打卡功能,实时统计全员健康状况,及时防控疫情,呵护员工健康。

我们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建立若干微信群,同时利用我们的移动OA系统,工作指令及时下达,大家沟通十分顺畅,高效科学决策,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响应及时,落实有力。

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全市的大数据主管部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排查防控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赵小平: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为精准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调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利用医疗领域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势,超常规快速为昆明定制打造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排查系统APP”和“疫情监控系统APP”两套数字疫情管理系统。2月10日在主城五区和三个国家开发(度假)1272个网格全面试用。截至目前,排查APP已注册工号3707个,排查数据847条,提高了筛查工作的覆盖率,确保流动排查工作的精准率,有效缓解了防控压力。

我们也第一时间在机关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企业等推广使用云南抗疫情小程序,利用大数据对疫情进行排查和管控。

来源 都市时报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