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有的人选择逆向前行,有的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而云南省有许许多多的基层司法行政人,他们选择用奔走在田间地头的方式战“疫”,为群众铸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李志坚:群众眼里最帅的“逆行者”
1月26日晚,伴随着窗外一阵阵鞭炮声,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在乡下老家过节的普洱市思茅区司法局副局长、六顺镇那棵落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志坚的手机响了起来,看着工作群里一条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他眉头紧锁,表情凝重。父亲见状便说道:“我知道你的顾虑,计划2月份带我去昆明做眼睛手术的事情暂缓,孙女我和你妈带着,你回工作岗位去吧。”李志坚望着从教师岗位退休多年的年迈父亲说道:“父亲,我懂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回驻村岗位。”
回到驻村岗位扎实开展工作至今,李志坚均战斗在一线。
李志坚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抓好工作细节落实,提前组织六顺镇驻村工作队员到岗,配合镇卫生院对那棵落村辖区之外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组织村组干部及时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带领村委班子以户为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带头进行24小时卡点疫情防控登记排查值守工作。
面对疫情,共产党员没有退缩,面对疫情,他这个第一书记在群众眼里是最帅气的“逆行者”。
李越:在疫情阻击战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由于口罩脱销,镇沅县司法局振太司法所所长李越在接到振太镇党委政府指派的工作任务后,迅速组织振太工商联合会党支部志愿者、集镇缝纫师,到空气流通、人流量小的场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义务开展爱心防护口罩缝制工作。
在发布缝制爱心口罩的公益倡议后,有大批商户陆续加入到了爱心口罩缝制队伍中来,有的提供缝纫机、有的提供技术人员,更有爱心商户自愿捐来了干净的纱布和伸缩带。
李越还自掏腰包采购了口罩用线支援爱心队伍,使用公车对偏远需要运输缝纫机和物资的爱心志愿者进行接送。
爱心口罩缝制开展以来,李越和各界爱心人士一起坚持岗位,心系一方父老,肩扛一份责任,任劳任怨,每天都奋战到很晚才收工。截止目前,已制作完爱心口罩3万余个,经过卫生院的消毒后已分发到各村民手中。
李志红:防疫期间一条心,李妹巧化两家怨
大年初三,宁洱县司法局普义司法所所长李志红在接到乡人民政府提前收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在返岗去往挂包村端金村开展工作途中,看到十几名村民聚集在路边的咖啡地争吵,情绪异常激动,李志红下车到现场了解情况。
“小李妹,您是司法所的,您来帮我看一下,他老李家强行霸道,修建挡墙占到我孙家的土地,只要他老李家今天敢再动我家土地一下,我就和他家拼个你死我活。”村民老孙抬着锄头、急匆匆地说到。“小李妹,你听我说,我家的挡墙没有越界,而且我家今天也一定要把挡墙砌好!”村民老李怒冲冲的看着村民老孙寸步不让。
为了防止矛盾激化,李志红告知大家疫情来临,人员不宜聚集,并提醒尽量居家不外出,不串门,也不能聚会,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让村民各自回家,她会到家里了解情况。疏散了人群后,李志红将情况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并对纠纷情况进行分析,决定通过“背对背”调解方法化解两家之间的纷争。李志红分别到了双方当事人家里,耐心做起了双方的情绪稳控工作,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分析利弊,耐心解释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结合道德与法律为双方当事人提供解决方案。
最终两家达成共识:“李家因修挡墙占用孙家地赔偿孙家1500元,并同意今后如建盖房屋将房屋滴水内缩30公分。”
李志红熟悉社情民意,积极配合好挂钩村防控疫情,本职兼顾,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发现纠纷苗头,认真宣传防控疫情政策法规,默默助力,维护好这段“特殊时期”的基层社会稳定。
李冬梅:战“疫”中的潮流普法人
在特殊时期,景谷县碧安司法所长李冬梅为让传统的普法方式做到与时俱进、行之有效,针对现在年轻人手机不离手的生活状态,通过录制“抖音”普法短视频来普法。
为了使普法内容契合疫情防控的主题,能够解决老百姓环绕心中的困惑,李冬梅做完本职工作以后,每天深夜浏览着疫情防控工作趋势,并及时归纳总结疫情期间容易出现的法律问题:抗拒疫情防控、抗拒隔离行为;干扰疫情防控,故意哄抬物价;丧失道德底线,知假卖假等,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用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小案例。
“冬梅普法时间”的出现犹如一夜春风,吹散了萦绕在百姓心头的种种困惑。面对着镜头,她很不适应,总感觉很是别扭,表情不自然重来,忘词了重来,说话不连贯重来。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录制,最终将自己满意的抖音成品以微信群转发的方式进行宣传。
“疫情不结束,普法不停歇。”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立志做好这个潮流普法人,让老百姓通过自己录制的视频学习,把法律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
来源:云南司法行政
编辑 沈艺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