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监测点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并登记信息,到辖区内各小区参加值守工作,在辖区内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昆明市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系统政治机关、法治部门和纪律部队的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昆明司法行政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温暖的人民防线,把“人民满意”的铮铮誓言镌刻在抗疫一线。
01法治保障不缺位
《昆明市司法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昆明市司法局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连日来,昆明市司法局连续下发7个文件,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工作责任。
防控措施篇、物资保障篇、企业复工篇、劳动者权益保护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昆明市司法局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会同市政府法律顾问单位,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归集整理,以法律实务问答和案例解析的形式进行汇编,形成“疫情防控,你关心的法律问题在这里”系列科普文章。
该系列科普文章的发布,集中为群众在疫情防控中可能遇到法律问题时,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解答,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受到群众广泛欢迎,被“云南普法”“昆明平安发布”等多个平台转载、转发,并在昆明市司法局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今日头条上累计被推荐、阅读3.4万余次,有效提高了各部门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
02防疫宣传全覆盖
“冠状病毒不可怕,只要大家听党话;不访亲不聚首,待在家里不乱走;常通风勤洗手,出门口罩不离口;党的话儿要牢记,莫把生命当儿戏……”疫情发生以来,在宜良县各乡镇社区和村组,“行走大喇叭”开始播报疫情防控知识顺口溜,让村民听得懂、记得住。这是昆明市创新疫情防控宣传方式的一个缩影。
还有许多县区结合各自地方民族文化,纷纷推出阿数瑟、彝调阿乖老、阿苏嗻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宣传音频视频,有些地方还将制作了宣传微动漫。
在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中,昆明市司法行政系统用“接地气”的方式呼吁群众做好防疫,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人人知晓、户户明白”,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宣传全覆盖。
昆明市司法局还通过“普法进行时”等栏目,播出《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隔离疫情不隔离爱,市民应积极配合隔离共克时艰》等热点节目,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积极开展防疫期间普法宣传;制作“扫码抗疫情,人人有责”公益短视频,进一步引导群众科学防治,依法防控。
同时,入户走访、排查、堵卡劝导、张贴宣传标语、向群众发放疫情防控知识手册、发放卫生防疫知识资料、引导群众依法防疫……各地的防疫法治宣传中,有走村串巷的“土办法”,也有线上传播的“新花招”。
截至目前,昆明市司法行政系统9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及志愿者参与社区(街道)、乡村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卫生防疫宣传、人员排查、环境消毒、物资保障等工作1350次,张贴标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万余份,进入807个微信群开展宣传,联络微信公众号64个,开展网络普法、法律宣传7万余次,通过“村村通”大喇叭等设施设备向各乡村播放防疫法律知识信息2万余条/次,覆盖人口200余万。
03法律服务不掉线
“这些天,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件事。孩子说,你们很认真地跟她解释过,我们家这种情况可以不用立遗嘱,也可以不做公证。可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没想到你们真的能来,而且来得这么快。这下办完了,我就是走也能安心了,太谢谢你们了,谢谢!”2月12日9时许,昆明市明信公证处的两名公证员驱车赶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病房,为病榻上的张大爷办理了遗嘱公证。疫情防控期间,两名公证员的到来,让张大爷及家人感动不已。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隔断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但却隔不断昆明市司法行政部门的真诚服务,全力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法律服务时刻温暖民心。
非常时期,昆明市司法局发布“公共法律服务在行动”工作指引,并告知广大群众,有任何法律问题,均可以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或下载“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在减少面对面咨询的情况下,12348法律热线开通疫情相关法律问题专座,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问题,形成“7×24”全天候职守,随时随地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对公民申请的因疫情引起的民、刑、行政诉讼案件,法律援助部门不审查经济困难情况,一律给予法律援助。
04防疫解纷两不误
疫情防控关键期,昆明司法行政人主动融入网格化排查工作,发挥优势,就地解纷止争。
2月2日7时许,昆明市五华区红云街道银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白丽接到电话,某小区观察隔离点内有一名住户意外摔伤,急需送医。白丽一边赶往现场,一边联系医疗救助组进行先期救治,并通知120到场。120救护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后,白丽又带领社区调解员开始每天的巡查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有些群众不理解、居家隔离群众缺物资、农民蔬菜滞销、合同无法履行等问题成了引发社会矛盾的“定时炸弹”。疫情发生以来,昆明市139个司法所工作人员,6534名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员及8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反应迅速,第一时间赶往社区和镇村防疫一线,在卡口值守、一线摸排中,当起调解员、代购员,实现了现场“排雷”。
为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社区调解员划分网格,明确工作要求和职责范围,开展了大量宣传走访、疫情排查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值守,每天工作8至12个小时,记不清排查化解了多少矛盾纠纷,记不清通过耐心劝导化解了多少矛盾风险隐患,每天在日报告中填写的“社会秩序井然、平稳可控”就是他们为昆明市社会持续安全稳定交出的最好答卷。
自1月24日以来,昆明市人民调解员共调处矛盾纠纷226件,未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矛盾纠纷。
来源 云南法制报记者 李艳 通讯员 刘晓华
责编 抗武阳 沈艺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