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影院复工在望,你是否做好走进电影院的准备?

影院要复工了?

2月25日,云南省电影局率先发布《云南省电影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推进电影企业安全防护有序复工的意见》,云南省内的影院复工有望

紧接着北京市宣传文化部发布由文化旅游局制定的防疫指引,提出针对电影院复工复映及电影拍摄防疫的标准,包括:影院在复映初期一定时间内,需要按隔排隔座售票;公共区域每天消毒不少于 8 次;未戴口罩和体温 37.3 度以上者不得进入等。

新型肺炎疫情影响下,影视行业或许是受损程度最重的行业之一,影院看似都在急迫的等待复工。网络上关于 " 影院复工 " 的讨论沸沸扬扬,不过,大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态度。


影院能否真正复工?

打开猫眼专业版,首页中往常显示当日电影总票房的区域被 " 团结一心 共克时艰 " 八个红色大字取代,距离全国影院停摆,已有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以来,为了挺过这次疫情带来的打击,各地影协多次公开发声争取自身利益。北京、福建、贵州、海南等多地的影协都曾发表公开信,呼吁物业主能够在租金上有所减免。

除了房租,员工工资也是影院固定成本的大头,有媒体根据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的财报和市占率计算过,全国影院第一季度的员工成本预计有近 40 亿元。全国影院都在盼望着早日复工开业。

但是,影院能否真正复工呢?是否会像横店那样,按横店影视集聚区管理办公室下发的《复工意见》,早在 2 月 13 号符合其规定的剧组就可以去审批备案再开工。然而截止目前,也尚未听说有成功开拍的剧组。

虽然云南和北京发出的公告已经预示影院可以着手申请复工审核,但是通过审核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流程是什么,还尚不明晰。

昨日,昆明市还下发了《关于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其中规定封闭的室内影剧院、棋牌室、游艺厅、网吧、酒吧、KTV、景区景点等文化娱乐场所暂缓营业。

观众还没做好走进电影院的准备

暂停营业1个月,影院几乎失去了所有收入来源,但房租不能断缴,员工工资还得照常支付,物业管理、放映设备的维护,影院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的《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影院复业前需对空调新风系统进行整体清洁消毒,影院引导观众自备或购买3D眼镜观影,影院必须配置专业3D眼镜清洁消毒设备,而且还对放映设备、放映间温度、湿度等提出具体要求。

影院重新开张,是行业所愿,但却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和抵制,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现在已经到了电影院复工的时候了吗?”“复工也没新电影上呀!还是等等吧!安全第一”“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电影院真是一人感染全院升天”……

影院作为人流量大又密闭的公共活动空间,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在广大观众眼中无异于“传染高发场所”。即便影院采取措施,也很难让观众放下心来。

很显然,即便影院复工,观众也还没有做好走进影院的准备。

疫情结束前影院营业藏较高风险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电影院要恢复正常运营,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

为了降低人员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自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在公共文化活动、演出和娱乐市场方面果断采取管控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暂停营业令电影院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复工无疑是所有经营者所期待的头等大事。通常情况下,票房收入占比可达八成左右,因此电影院在此次疫情中的收入来源趋近于零,同时还需承担每月仅房租成本便可达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经营成本,压力不可小觑。

影评人刘贺进一步强调,在疫情结束以前,电影院恢复营业无疑会暗藏较高的安全风险,“而此次疫情其实也给电影院经营者带来反思,尤其是在近年来业内一直倡议的建立多元业务结构方面,电影院尚未实现较为明显的转变,仍较多为同质化经营,导致行业整体冲击较大,后续还需逐步在差异化经营方面持续探索”。

来源 云南观察、河豚影视档案、网视互联、北京商报、春城晚报等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