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野生动物 呵护舌尖上的健康”系列报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野生动物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日前,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和决定,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控。近日,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蒋彪,他从饮食文化和营养学的角度对食用野生动物这一陋习进行了解析,并从食材的选择、吃的目的、饮食礼仪及伦理等方面加以阐述。在他看来,食用野生动物是中华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糟粕,禁食野生动物是中华饮食文明的进步。
食用野生动物,是贪欲和无知的表现
食物的选择,主要是让人们知道有什么可以吃和应该吃什么。“食用野生动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当时,因为资源极度匮乏,没有过多的食材可供选择,人类在饥饿状态下,只能看到什么抓什么,抓到什么就吃什么。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到现在,我们的食物范围其实基本已经定型了。”据蒋彪介绍,目前中国人的食物主要分三大类,分别是动物型、植物型、矿物型。而在动物型食物中,又主要以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等为主。蒋彪认为,这三大类食物已经在饮食文化的进程中约定俗成了,而且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营养的需要。
可是事实上,还有部分人在食材的选择上存在一些陋习。对此,蒋彪认为,“我接触餐饮60年,也到过世界各地,据我所了解,精神层面越富裕的地区,人们在饮食上对于求新求奇的观念越浅。这些食用野生动物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求新求奇,不惜破坏原本平衡的生态环境,其实就是一种贪欲和无知的表现”。同时,他还以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饮食禁忌为例,进一步强调“人们在食物的选择上应该有所忌讳,也应该有敬畏心理。”
感官愉悦重要?还是安全健康重要?
色香味一直是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但是在蒋彪看来,色香味属于感官上的愉悦,吃的第一目的应该是营养和健康,要讲究用科学膳食来维持人的新陈代谢。“一直以来,我都在倡导食用低糖、低盐、低脂的‘三低’食物,如果过度烹饪,还会导致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对于食用野生动物,蒋彪认为,这同样是一种不以安全健康为第一饮食目的的表现。“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野外,它们在寻找食物和躲避灾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一些病菌和病毒。即使体内的病毒在高温烹煮的过程中被杀除,但是在捕猎、运输、宰杀和清洗等过程中,难免会有病毒污染及传播的风险。”
另外,在云南一些地区存在“百虫宴”等昆虫入馔的饮食风俗,蒋彪建议应逐步改变饮食风俗直至不吃,一定要符合国家及当地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规定。“以前未出现如此多的农作药物,昆虫的毒副作用不算高,但现在随着农业环境的改变,农残加大了食用昆虫的风险。即使目前有些昆虫进入了养殖化阶段,但是在食品检疫这块还是缺少具体的标准,所以不建议食用。”
饮食文明要讲伦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注重饮食的礼仪及伦理。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在很多古今典籍上都是有所记载的,这关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谈及此,蒋彪直言:“食用野生动物,就是在汲取糟粕,实在有悖饮食伦理。”因为在原始社会,人在没有食物来源的时候,才会进食野生动物,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却没有对不合理的私欲加以自我约束。
同时,他也表示,“喜欢吃野味的人,绝对不是美食家”。因为真正懂美食的人都应该明白品尝的要义,他能够懂得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科学地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只追求别人没吃过的食物。蒋彪希望在饮食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大家也能明白科学的重要性。
这一点也是他在野生动物泡酒上的观点,“中药中确实有虎骨酒、蛇酒等泡酒,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可那是因为在当时,医疗科技没有如此发达,存在历史局限。再反观现在,很多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而且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前的疑难杂症也逐渐有药可治。我们应该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让大家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呼吁:科普需要加强 大众应该反省与完善
谈及最近国家及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和决定,蒋彪认为这些举措相当及时,不过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细化。另外,他也强调:“之前针对餐饮人这块法律约束已经有了,现在的关键在于全面的宣传。正所谓‘有消费,才会有市场’,所以,首先应该在需求源头进行管控,让大众知道野生动物不能吃也不好吃,让大家知道吃野生动物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并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让大家真正牢记于心;同时也要加强供应各端的约束,对这些倒买倒卖及制作的行为进行严厉地打击。”
此外,他也提到,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是器物,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无欲则清,大味必淡”,不过度追求膏粱厚味,主张“品美食淺尝辄止”,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过度放纵食欲和追求新与奇。而衡量时代进步的标准除了看人们餐桌上食物丰盛程度以外,主要看营养配膳和科学进食的普及,以及敬畏自然的饮食伦理。在此次疫情中大家应静下心来,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改善,重建社会饮食伦理和道德法则。因为个人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肖傲 文
受访者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张玉菊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