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建水、石屏“拯救老屋”进行时 防护复工两不误

“拯救老屋行动”是由国家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资助开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程管理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是落实十九大“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通过对传统村落中低级别文物的修缮保护与利用,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人民群众人心的修复、精神家园的建设与守护。

3月3日,建水县2020年“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推进会暨工匠培训会在建水县西庄镇马家营村委会召开,县项目办群众工作组及项目实施地工匠50余人参会。

据悉,建水县“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自2018年4月启动以来,截至2019年12月已完成46栋民居的修缮。因疫情发生,项目的实施及群众工作受阻。目前,为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实,建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了2020年“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推进会暨工匠培训会。

培训会上,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杨向红对工匠进行了培训。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奇志对2019年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工匠培养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拯救老屋”项目的实施改善了产权人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本地工匠。通过修缮老屋,红河在文物利用方面有了新突破,老屋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但因“一屋多产权”,产权人出资难等问题,项目有待进一步推进落实。

随后,建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兴洪对项目的推进落实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多措并举做好项目的落实,在2020年6月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在疫情期间,要按照县抗疫指挥部相关要求做好外来人员的监管及防护,确保人员安全。三是继续做好本土工匠的培养,为建水县非遗项目的推广做好基础。四是重质量、重速度,确保修缮效果。

受疫情影响,石屏县“拯救老屋行动”停工了一个多月,为尽快复工复产,石屏县“老屋办”制定了应急预案,并报石屏县防疫指挥部备案。3月3日,施工工匠的隔离期已满14天,石屏县“拯救老屋行动”首批工地开始恢复生产,位于龙港的196号、197号老屋正式开工。

按照复工复产的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对施工点进行消毒消杀,并要求工匠做好防护措施。3月4日,施工现场的工匠们戴着口罩,对老屋不协调的外墙进行拆除。



云报文旅全媒体实习记者 李捷 文

李捷、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王振纯 张玉菊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