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垂髫稚子遇到古老的中华文化,传承的种子会怎样萌芽?8月15日,由云南民族文化与生活美学联盟-春山传习社举办的“中华文化小传人”社区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为大观街道社区20余位小朋友带来一趟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文化探秘之旅。
初探琴茶游艺,感受诗画雅韵,既见华夏衣冠,不忘行止礼仪,学习文化通识,一窥美学之径。为时七天的“小传人”文化体验分别以“礼仪”“文字”“吟咏”“诗画”“习茶”“佩香”“蓝染”等主题设置游戏任务和团队协作模式,让孩子在全身心的互动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亲近文化知识,激发孩子好奇与求知之心,主动探寻中华文化的趣与美。
此次夏令营活动由五华区政府大观街道办事处社会协同中心、云南国安社区、云南生活美学联盟主办,就爱去文旅众创中心(空间)协办,旨在以生活化、美育化的文化体验方式为载体,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从而倡导更高品质的社区人文生活,更深入地服务社区居民精神需求。
首日开营仪式主题为“容止有令仪”,身着传统汉服的老师们进行中国传统礼仪讲习与演练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天揖”“时揖”“土揖”等基础礼仪的动作和使用场合,还学习了日常行住坐卧,递接器物的礼仪规范。
“佩兰如德馨”香学主题活动学习的是天然香囊制作,香囊是古人常佩之物,用以醒脑祛疫,课堂上孩子们尝试借助传统量具,用古法炮制的天然香材动手自己制作漂亮的香囊。
“歌诗吟风雅”和“妙手绘丹青”两场活动结合了诗与画中“意象”的审美,带领孩子们通过绘制竹伞表现一首古诗,孩子们分组配合,或仔细点染或写意涂鸦,稚嫩的笔画中蕴含着满满创意和无限妙想。
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古代世界观,到甲骨文的象形辨字,孩子们俨然有小小文化学者的风范。
草木扎染体验课“巧思习蓝染”中,师生们利用传统植物染料板蓝根完成了手帕扎染,不同的捆扎方式带来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孩子们在享受趣味时也感受到了国人在生活劳动中的经验智慧。
茶为国饮,茶礼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文化内涵,“敬思奉香茗”中华文人茶艺课上演示了茶具的使用与茶的泡饮,让每个小传人能独立行茶、奉茶。
夏令营尾声“齐心寻古迹”和“修学无止境”主题活动上,“小传人”们纷纷展示了课程成果,并献上才艺表演。大观街道关工委和春山传习社为完成修学的“小传人”们颁发了毕业奖状,期望他们之后精勤不辍,学以致用。
本次夏令营组织方春山传习社在8至9月间陆续为社区带来生活花事、旧物改造、古琴弦歌、家居人文等系列文化讲座和体验活动。作为就爱去文旅众创中心孵化的创客机构,春山传习社一直致力于推广和传播民族文化与生活美学,架起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云南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桥梁。
“中华文化小传人”夏令营是大观街道办事处社会协同中心创立以来的一次社区文化营造的有效尝试,自8月以来,由优创空间设计和运营的协同中心每天都提供数场涉及文化、生活、教育、健康、法律等各类活动和服务,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和便利。
作为昆明的首个立足社区的社会协同试点,五华区政府大观街道办事处社会协同中心通过空间的创新进一步拉近了政府和百姓的关系,促进了政府机构、社会企业与组织,以及人与人间的连接、交流和协作,不但实现社区便民政务一站式处理和社群文化的集中展示,更要打造最为方便百姓的社会活动中心,为社区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发展提供助力。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童文文
责编 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