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霞客路 探寻富民之美

8月22日,“寻踪徐霞客大美彩云南”——媒体重走霞客路宣传推介云南旅游文化活动走进富民。活动上,媒体与青年志愿者重走霞客游路,感受富民独特魅力。

富民县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部,因境内富庶,故称“富民”。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曾来到富民,探访滇川驿道、永定桥、河上洞等地,并将考察结果记载于《徐霞客游记》。“发掘徐霞客在富民旅行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推动富民县旅游业发展,打造昆明最美后花园,都具有重要意义。”富民县副县长徐玫娟表示。


寻踪徐霞客 探寻河上洞

从富民县城出发,沿螳螂川而上,大约20分钟车程便进入峡谷。滔滔螳螂川奔流于峡谷中。峡谷两侧,山崖高耸,稀疏的灌木丛生长于石缝间,为险峻的山崖点缀上几分绿意。当地导游介绍,常有运动爱好者来此攀岩,挑战自我。

沿蜿蜒的山路前行,约三四百米,便来到河上洞洞前。还没走进洞内,充满岁月感的大门、石阶便已令人遐想连连。河上洞为石灰岩溶洞,高20米、宽17米,洞向西北延伸,长约130米。刚走进洞内,便顿感凉爽,一扫山下酷热。循小路深入其中,洞内景观令人沉醉。

洞内钟乳石嶙峋密布,在昏暗的灯光映衬下,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迎面的钟乳石形似含苞待放的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头顶上,深色的钟乳石犹如雄鹰,振翅高飞,翱翔于天际。河上洞清幽静谧,一眼望不到头,徐霞客曾在此留下“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而已”的名句。“这次重走霞客游路,让我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在徐霞客身上看到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我会把这份精神带到基层工作中。”富民县大学生村官周文燕说。


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

“山川因迹胜,人事赖文传”,徐霞客为富民留下的笔墨记载,在百年后仍大放异彩”。

目前,富民县政府将依托河上洞片区良好的生态景观、悠久的徐霞客历史文化,打造一个集自然山林和人文景观相融的综合性人文森林健康乐园。据介绍,项目总体规划面积为32.4平方公里,将以“一基地六区”的功能布局来展现项目内容,其中将重点打造徐霞客游记文化体验区。

体验区将沿地形地势,建设悬崖栈道、石楼梯、重走霞客路等探险类体育旅游项目。其中“重走霞客路”的项目路线贯穿整个地型,能够满足骑行、徒步的需要。“要把徐霞客精神融入所有的活动中。徐霞客游历过的河上洞,会作为重点开发项目。“富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张会春介绍。

此外,项目内还将建设田园超市,把富民健康绿色无公害的农副产品,包装为旅游商品。让游客亲自参与到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通过体验式旅游,加深游客旅游印象,提升旅游品质。

徐霞客在富民的游踪,对富民山水的评点,极大提升了富民的形象和美誉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富民县将把秀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徐霞客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发展。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段建鑫 赵雄 文 赵雄 图

责编 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