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熟悉的昆明回来了【组图】

这两天,昆明春光明媚,越来越多的人想去街上走一走,享受春光带来的闲适。

不少已经复工上班的市民已经注意到,昆明街头行人渐渐多了,一些商场店面也开门了,路上的车辆也在川流不息……昆明,已经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


街边小店弥漫“烟火气”

“今天出门,买了一杯奶茶,过来顺城买一只卤鸡、几个煎饺,再去买一碗豆花米线带回家,现在感觉之前喜欢吃的东西都可以买到了。”市民李晨一边笑着说,还一边举起了手里的食品晃了晃。

3月12日下午,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看到多家餐饮小店正常、有序营业,虽然不可以堂食,但选择带走的顾客也不少。小刀鸭、云南甩碗米线、赵老倌、建新园等柜台前均有顾客在等待食品制作完成之后带走。一家卖煎饺、锅盔的小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顾客渐渐变多了,生意比起之前好了很多。自己的店铺临着街边,看到上班、逛街的人都渐渐多了起来。在记者采访的五分钟里,就有四名顾客购买了煎饺带走。

之后,记者在建新园购买了一份米线,因为只支持带走,工作人员在门口摆放了两张桌子将店内用餐区隔开来,顾客买好票后,在门口有序排队等待叫号。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中午和下去的饭点,来买米线的顾客还是比较多的,高峰期可以看到有序地排队。”除了顾客自己购买带走,也不时能看到外卖小哥来取餐、送餐的身影。

街边的奶茶、咖啡店也逐渐恢复了营业。星巴克、奈雪的茶、喜茶支持在线点单,到店报上订单号由专人为顾客取餐。在顺城喜茶店,记者看到,设置在门店入口的取餐点摆放着好几袋奶茶等待顾客到店自取,也有零星几个顾客站在门店外等待。在宝善街,大维、COCO等奶茶店也正常营业着,不时有顾客购买后带走。


超市里有了“春的味道”

在盒马鲜生大悦城店,一个装满了各种春菜的货架格外显眼,香椿、象牙菜、春笋……而另外一边,圆滚滚、绿油油的青团也上市了,笋干菜、咸蛋黄流沙、传统豆沙、腌笃鲜、芥末鱼松等各种时令食物带来了春天的“鲜气”。

“以前去上海的时候吃过青团,现在在昆明也能吃到,绿油油的就是春天到来的气息。”小玉购买了一盒咸蛋黄流沙青团,又花9.9元购买了100g香椿准备回家炒鸡蛋吃。在小玉看来,前段时间受影响,她买食品在乎“吃不吃得到“,而现在,她也在乎“吃不吃得好”。

销售数据也反映了消费者的这一变化。盒马工作人员说:“第一是速冻食品销量下降,在之前,很多市民一次买一些速冻水饺、汤圆和肉回家囤着,但现在新鲜的蔬菜、肉禽蛋,还有我们只卖一天的‘日日鲜牛奶’销量明显上涨;第二是进口的大海鲜、面包蟹、波士顿龙虾等,以及用来春补的武定土鸡、石门土鸡、春菜、小河鲜等销量都呈上升态势。”

据盒马工作人员介绍,此前,通过员工复工、3万人招聘计划,盒马的人力缺口已经得到有力解决,盒马的运力恢复到了节前的峰值水平。记者在盒马App上下单后发现,昆明的三个盒马门店,配送从支付5元配送费恢复到了首单免运费,也不再需要提前预约,可以随意选择一天内的送达时间。


购物车里“花样”变多了

“妈妈,我觉得这个毛巾的图案很可爱!”在家乐福世纪广场店遇到陈女士和其女儿时,母女俩正在挑选洗脸毛巾。在陈女士的购物车里,不仅装着青椒、白菜、五花肉等食材,苹果、冰糖橙等日常水果,还装着女儿要吃的薯片、糖水罐头等小零食,以及牙膏、纸巾、洗发水等日常用品。陈女士说:“今天天气不错,带着女儿出来逛一逛超市,发现超市里购物的人变得多了起来,但大家都戴着口罩,还是比较有序的。”

家乐福数据显示,从市民购买的商品品类方面看,热销品从此前的米面粮油方便食品,逐步变为日用品、厨房用品和零食。

进入超市前,需要佩戴口罩、扫码,有专人测量体温。在世纪广场店内,售卖日常必需品的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米面粮油区的货架都是满满的,一些顾客正在挑选;生活用品和家电区的顾客也多了起来;在图书销售区的“休闲书吧”,几个顾客分隔坐开,认真阅读起书来;结账时,大家有序等待,并自觉保持距离。

“最近出来活动的市民渐渐变多了。现在,家乐福门店日均客流量3000人左右,周末可达到5000-6000人。”家乐福工作人员介绍,“超市也会一直坚持扫码入出、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日常消杀等,给顾客营造有序、安全的购物环境。”


篆新农贸市场人气旺

12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篆新农贸市场发现,目前市场商户几乎都开门营业,商户们的吆喝声、市民们的讨价还价声充斥着市场,果香、花香、肉香、馒头香、酱菜香散布在市场的角落。显然,市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小吴腌记的老板吴女士表示,自己家的烧烤食材自2月13日正常营业以来就没受到影响,由于还在盒马鲜生等生鲜店出售,销量也一直比较好。

刚购买完腌肉的市民王阿姨告诉记者,疫情不能出去吃烧烤、吃火锅,全家人就在家做自助烧烤、自助火锅,也特别好吃,气氛也特别好。

双手提满新鲜食材的市民聂阿姨表示,自己多年来都在篆新买菜,首先是由于这里蔬菜、水果很新鲜,其次是觉得这里烟火味更浓,喜欢在这里买菜的感觉。

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除了有普通生鲜时蔬出售,还出现了棠梨花、金雀花、苦刺花等春季特有“花食材”,还有芒果、杨桃、油桃、荸荠、桑葚等时鲜水果。

在篆新农贸市场里的一家花店门口,几位市民正在购买鲜花。摊主告诉记者,可能是由于这久鲜花价格便宜、鲜花品质好,所以销量还不错。

市民孔女士购买了一把向日葵、一把粉色玫瑰,她告诉记者,好几天来一次市场,碰到了就忍不住买些鲜花。

位于云纺国际商厦的“加一Flower”花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店里2月10日开始半复工,3月1日全员复工。今年有些出乎意料,从复工以来就一直比较忙,绿植、花束的发单率目前快达到1000单了,光“女神节”订出去的康乃馨花束就有几百单。此外洋牡丹、玫瑰也受到客户的欢迎。


主城区各商场客流已有增加

在顺城购物中心,记者看到不少店铺里都有客人在挑选商品。

过去一段时间,商场里很多服装店生意基本都不好,“有时候一天都不见几个人走过,但这几天好很多,有些会一家人一起过来买东西。”一家服装店店员说道,但最近可能是快开学了,买衣服的学生也有增加。

据南亚风情第壹城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初,逛街的顾客就有所增加,商场在开业前、闭店后会进行全面消毒,进入购物中心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安排专人监督出入人员佩戴口罩,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出入经营场所,严格检查全面保障每一位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

那么,市民最近都爱买些啥?记者来到昆百大新西南时,看到一家美妆专柜处,市民小刘买了一支口红。“这几天感觉外面人挺多了,我才出来的,一出来就忍不住过来逛逛专柜。”记者了解到,小刘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发现专柜有自己喜欢的口红色号,“当时我就很想买了,但是又想来专柜试色,犹豫了很久,终于来买了。”隔壁百丽店里,市民正在试鞋,而在箱包店里,一家人正在给孩子选行李箱。

护肤品也有不少人挑选。市民小何对记者说,这几天看各处的防护措施都做的挺好的,很严格,我们出来也比较放心。当记者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时,她首先说:“买护肤品,我的护肤品已经快用完了,急需买一套新的,然后夏天快到了,夏季的衣服也要买起来,这几天中午就觉得很热了。”

“在此期间,大部分顾客还是以偏向生活用品为主,超市是市民高频次的首选地点,但是随着天气的转变,以及季节的变迁,部分顾客购买衣物、美妆产品为换季做好准备。”南亚风情第壹城相关负责人说。


家长、学生都来买学习用品了

12日下午,记者来到新华书店昆明书城时,扫码、量体温都是必备环节。进入书店后,记者发现儿童读物、青少年课外读物、学习文具等区域里最热闹,还有不少小孩子在专心看书,家长则坐在一旁的长椅上等待。

“平时就给孩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书店里书比较多,孩子想看的故事书、图画书什么的都有,我们也习惯了周末带孩子来看。”杨女士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了,她说,这次也算带女儿出来走走,顺便把开学的教辅材料、文具一并买齐。

往楼上走,记者来到了课外读物、小说区域,这里有不少年轻人或站或坐,整个区域里很安静。“我孩子在旁边那里看书呢,我没事儿干,也来找点书看看,提升提升自己。”说着,他指了一个方向,记者看过去,发现那里有一张桌子,四周坐着几个小女孩。

随后,记者来到新知图书城(人民东路店),和新华书店不同的是,这里安静许多,也没多少人。记者向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这里阅读区暂停开放,每天有广播提醒客人尽量不要再里面看书,买完需要的商品后就尽快离开,不要逗留。该工作人员还说:“如果需要买什么,可以问我们,这样子更快一些。”


酒店宾馆也营业了

在美团、携程、马蜂窝等App上,记者发现,昆明不少的酒店、宾馆都显示正常营业了。

根据携程数据,受益于商务需求的先行复苏,住宿业的恢复相对整个旅游行业要更早更快一些。

据全季昆明北京路酒店店长张建军介绍,3月初,酒店已经恢复营业。在客人入住前,酒店前台区域摆放有防疫物资,免费的口罩、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和消毒液等,并为客人建立健康档案,用登记表记录客人出行地、体温、联系方式等,入住的整个流程,客人都可以享受“无接触自助服务”。

“之前酒店都是自助早餐,现在我们把其变为了分餐、送餐服务,送餐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来,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护目镜、医用手套,同时会配备送餐卡片,记录制作者和送餐者体温信息。”张建军介绍,为了保障客人的安全,他们有26道清洁步骤和6项设施全方位消毒,比如客房门把手、卫生间、座机、遥控器、空调风机等更设为重点消毒区域。

一家主题客栈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三月初恢复营业,因为主题客栈多是游客入住,所以自己的店目前入住率还不高,但他对此持乐观态度,相信情况会越来越好,酒店的春天也会回来。


来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责编 抗武阳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