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文旅“主官”赵薇:深化文旅融合 加快产业转型 奋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云南文旅系统迅速行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妥善安置滞留游客,彰显云南大爱。当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七彩云南大地上春树历历,艳阳花暖,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胜利春明的时刻。

回顾2019,展望2020,这又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经受这次疫情大考的云南文旅将如何振作山河,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对此,云报文旅全媒体特别策划“七彩云南文旅‘主官’共话2020”系列报道,记者将通过对云南省各州、市、县文旅“主官”采访,探索各地2020年文旅产业发展之道,我们共同期待,云南文旅行业春回大地,再谱七彩云南亮丽篇章。

【七彩云南文旅‘主官’共话2020】系列报道(三)

大理文旅“主官”赵薇:深化文旅融合 加快产业转型 奋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

大理,无数人魂牵梦萦的诗与远方。这里天蓝水碧,山川秀美;这里人民热情淳朴,温暖灵秀;这里文化多元,融合共生。在大理,一苦二甜三回味,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薇介绍,过去的一年,大理州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接待海内外游客5300.03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业总收入94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和18.4%。在好成绩的基础上,2020年,大理文旅将深入推进党建、文化惠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产业转型升级、文旅品牌塑造、持续旅游市场整治等“六大重点”工作,奋力谱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薇)

精益求精文化事业出彩

国保单位达31处 居全省第一

2019年,大理州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据赵薇介绍,大理州推陈出新,公共服务更加完善。配合完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第三批350个示范点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2座;2019全国图书馆智能技术研讨会、全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大理成功举办。其中,弥渡县文化馆分馆制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大喇叭·小广场”配套建设项目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大理人民能歌善舞,在艺术工作中,大理人更是精益求精,以白剧为代表的民族文艺繁荣发展,《数西调》代表云南省参加第二十届中国艺术节,荣膺“文华大奖提名剧目”,《榆城圣母》《妙手仁心—李伯潘》《情暖苍山》等荣获各种奖项。文旅系统5人荣获大理州首批“苍洱霞光”人才文化名家称号。

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2019年,大理新增6处国保单位、15处省保单位,全州国保单位达31处,居全省第一。赵薇介绍,大理还完成了1806小镇搬迁大理地块的考古调查勘探和环洱海湖滨生态廊道修复建设工程的文物调查工作;祥云县水目寺塔、巍山县南诏镇古建筑群等文保项目完成修缮;剑川县博物馆群列入全省博物馆群建设试点;全州新增4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成非遗展览展演200多场次。大理非遗逐步走向市场,非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多措并举战果丰硕

去年社会旅游业总收入达941.95亿元

2019年,大理全力推进“旅游革命”九大工程,取得了年度考核排名全省第四的可喜成绩。据赵薇介绍,大理、剑川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评定;大理、巍山特色旅游城市和大理、鹤庆、宾川旅游强县创建通过省级专家评定;州博物馆、大理地热国、双廊小镇创建4A级景区和巍山古城等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省级实地验收;成功创建永平曲硐文化旅游区等4个3A级景区,云龙诺邓等8个旅游名镇和漾濞光明村等13个旅游名村通过省级评定,可见,全州品牌目的地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此外,2019年,大理在“住宿”这一板块,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丽思卡尔顿隐世精品度假酒店等9个项目引进签约,签约资金225亿元;杨丽萍大剧院等纳入国家文旅项目管理系统的75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52亿元;大理实力希尔顿申报五星级酒店通过省级初评;新评定大理海纳尔云墅、漾濞叁拾叁间堂等20余家精品旅游饭店和宾川智德家、鹤庆出山小筑等300余家特色旅游民宿,全州旅游服务品质进一步巩固提升。

同时,赵薇还介绍道,大理州在智慧旅游、市场整治、宣传推广、扶贫攻坚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创新开拓,收获颇多。例如,深入推动“一机游”平台建设,累计上线慢直播145路,市内34条公交线路实现扫码乘车;探索走出的全州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六+”模式,双廊村和大建旁村被评定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等。

经过全体文旅人的努力,2019年,大理州接待海内外游客5300.03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业总收入94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和18.4%,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数的106%和109.53%。据统计调查,全年旅游综合增加值达268.11亿元,占全州GDP总量的19.5%。

深入推进“六大重点”工作

力争2020年游客突破5600万人次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各项重大部署的有力推进,大理独有的文旅资源和区位优势正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立足大理看文旅,赵薇认为,大抓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旅游革命、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等工作有力推进,为大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厚植了基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立足良好的发展基础,接下来,大理文旅将以“风花雪月,自在大理,健康生活来体验”为主题,深入推进“六大重点”工作,力争2020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5600万人次以上;社会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

赵薇指出,2020年,大理文旅系统一是要在实施“党建基石”工程上下功夫,以党建引领凝心铸魂,以严实要求塑造系统形象,以发展需求锻造文旅铁军,全面提升文旅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二要在实施文旅惠民工程上下功夫,通过文化惠民演出,53座旅游厕所新建、改建,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机票惠民”活动,促进全州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提升效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全面提高大理公共服务水平。

三要在实施文化精品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程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文化艺术水平。具体做法上,大理文旅系统将围绕脱贫攻坚、洱海保护、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题材,创作一批艺术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实施好“白剧保护传承”和“白剧名家带徒传艺”工程;着力打造一批三月街、双廊杨丽萍独舞艺术节等传统与现代的有影响力的文旅节庆品牌;抓好白族大本曲、白族吹吹腔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等,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四要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认真执行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之动员部署文旅企业开展“自救活动”,抓实文旅行业恢复振兴。同时,大理还将通过推动博物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资源开展宜游化建设,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机构,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示范点和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提供丰富多元化、体验式、参与性的文旅产品供给;启动“风花雪月,大理味道”餐饮品牌体系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文旅消费为主的“夜经济”,开展“点亮夜大理”工程,为“风花雪月,自在大理,健康生活来体验”的文旅新品牌增光添彩。

同时,赵薇也透露,2020年,大理将稳步推进实施不少于100个带动性强的重大文旅项目,力争完成年度项目投资85亿元以上,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新业态文旅产品。2020年大理还将加快推动大理古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沙溪古镇、鹤庆银都水乡等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持续抓好宾川鸡足山、石宝山—沙溪古镇5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大理将抓实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谋划打造环洱海129公里生态廊道“漫步苍山洱海”世界级文旅融合绿道体系,推动建设大香盐、少数民族、苍山洱海、博南古道4条自驾风景廊道,拓展培育澜沧江等州内60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步开展沿线文旅产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五要在实施文旅品牌塑造工程上下功夫。从拓展创新宣传思路、改进营销推广方法、突出主题和线路营销、继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方面开展工作,例如,围绕目的地婚礼主题组织举办婚庆活动,逐步打造“婚庆之都”品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六要真抓实干,持续深化旅游市场整治工作。通过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旅游综合监管考核评价,将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列入举报奖励范围,强化退换货监理中心建设等措施,完善市场秩序整治机制,全力保障整治工作落实;其次要强化投诉和舆情处置,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同时还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强化队伍素质建设。

“过去有成绩有喜悦,但2020年文旅行业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全体文旅系统必须高度重视,深化文旅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助推大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赵薇说道。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张玉菊 肖玉梅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孟鹏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