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今年打造建设“宪法主题公园”将成市民普法新阵地

云南网讯(记者  杨萍)3月13日,昆明市召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二次新闻发布会,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依法治市为统领,扎实开展政府规章立法、行政执法监督、刑事执行、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全力服务保障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会上,昆明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毅透露,今年昆明市正打造建设“宪法主题公园”,以“法”为主题进行司法主题内容的宣传。

——五年来,全市始终坚持推进依法治市,法治建设水平实现新进展。高位推动依法治市工作,建立系统的法治建设运行体系,全方位、多领域推动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为法治昆明建设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施工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共制定地方性法规7件,制定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24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15年至2019年共评查执法案卷4177件。

——五年来,全市始终坚持围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制定印发了《昆明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组织157家律师事务所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907次,体检提出问题1801个,出具法律意见书1112份,代理诉讼2152件,有效解决问题2384个。

——五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宪法学习宣传为统领,法治宣传教育取得新跨越。全力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构建起了“大普法”工作格局。组织开展“法律六进”1000余场次。建立典型案例筛选发布、媒体传播、宣讲及新媒体宣传等“以案释法”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成果丰硕。目前,全市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国家级11个,省级47个,市级1262个。获得“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6个;省级8个。全市共创建“法律六进示范点”190个、“法治文化示范点”73个、“法治主题公园(广场)观摩点”29个、“法治乡镇(街道)”81个。

——五年来,全市始终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推动法律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昆明市共有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环境损害类司法鉴定机构44家,司法鉴定人800余名,年均办件量6万余件,昆明市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建设的机构数量、业务涵盖范围以及业务办理量在全国均位居前列。2015年至2019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法援案件37478件,接待咨询34669人次,实现对法院指定的刑事案件、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率达100%。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制度,全市1628个村(社区)均配备了法律服务员,每年免费提供法律咨询1万人次,办理各类法律事务3000余件。同时,目前逐步构建集实体平台、智慧网络平台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706个,通过热线电话、12348微信公众号App、“云岭法务通”智能法律机器人、12348云南法网等载体,实现了在线申请法律援助、涉外公证,在线预约办理各项法律服务,2018年至2019年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法律咨询解答179532人次,办理律师、公证、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各类法律服务事项150281件。

——五年来,全市始终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推进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连续22年实现安全稳定无事故。建成社区矫正执法监控指挥中心,社区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持续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的人民调解组织2017个,2015年至2019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489818件。深度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组织开展服刑罪犯特赦工作,全力做好重大节点安保维稳工作,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年来,全市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司法行政服务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深入推进律师制度改革,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律师调解、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推动全市公证机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属明信公证处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实现诉前、诉中和执行阶段的全面覆盖,至今共成功调解法院委托或委派案件5170件,做法得到最高院和司法部联合发文推广。

刘毅表示,下一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法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在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上形成更大合力、在提升行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上做更多努力、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上下更大力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做更多探索,高标准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云南网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