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战略合作带来新机遇

碧色寨 老时光变身铁路公园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蒙自修筑起滇越铁路时,当地人曾经对铁路和火车的比喻由“巨型钢铁怪物”很快演变为“黄金”。滇越铁路的修建促进沿途互通有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沉淀,滇越铁路留下的铁路文化、法兰西风情建筑、马帮文化、锡业文明、百年商埠以及石头民居等等,已成为当地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具有较高的文化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2016年9月,红河州“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运用PPP模式进行项目投资、融资、建设和管理运营。据蒙自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普胜彪介绍,项目意将碧色寨建设成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为一体的滇越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项目总投资23.49亿元。目前,“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PPP项目推进工作已完成“两报告一方案”编制并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得到财政批复,项目建设正严格按时间节点及工作计划推进。

王丹 施颖 文 孟志刚 图


昌宁 湿地“水秀”美

2017年5月1日晚,昌宁生态农业湿地公园上演了一台大型“水秀”,运用水膜、三维摇摆等多种水艺术造型手段,通过1000余盏水下灯、激光灯营造环境,打造集灯光、喷泉、音乐为一体的户外表演,拉开了昌宁建设生态文化城市的序幕。

据昌宁县委外宣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宁城北生态农业湿地公园是右甸河城镇核心段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城北生态农业湿地建设内容。这个项目是昌宁县与北京东方园林公司以EPC+PPP模式进行的战略合作,规划总投资13.2亿元。其中一期工程于2016年7月1日开工,主体建设面积1300亩,共分为四个功能区:滨湖核心游赏区、传统农业体验区、农业观光游览区、水生态功能净化区。

“每天晚上,昌宁城北生态农业湿地公园都会有音乐喷泉表演,每个星期六的晚上这里还会进行水秀表演。”昌宁城北生态农业湿地公园PPP项目将城市的核心聚集点缩到最小,大面积保留了农田和生态湿地,给市民创造一个怡人的城市生活空间。

王丹 王帮旭


猫街 PPP街子文化

“正月十五赶猫街,我在猫街等你来。”这是一首彝族歌曲,反映了武定猫街镇赶集的景象。明清时期,猫街就具备客栈、酒楼、马店等繁华业态,军队、马帮、富商、矿工、匠人随处都是。

猫街镇近65%的居民都是少数民族。每周三,是猫街赶集的日子。村民穿着精致的彝族套装,上面绣着红色马缨花配绿叶。街上有很多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纺织类如毛毡、火草布、麻布、披毡等;针织类如刺绣、贴花、盘花、挑花、织花、垫花等;印染类如蜡染、扎染等;陶瓷类如制陶等;雕刻类如石雕、木雕、泥雕等。此外,还有许多与农业和手工业相关的传统工艺,至今在民间仍有保留,仅漆器就有餐具、酒器、马具、宗教用具等20余种。

永武高速公路的通车,给猫街镇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据了解,武定猫街旅游文化小镇建设项目地点位于猫街镇,采用PPP合作方式,项目总投资达2.04亿元,共分五大功能区:综合服务区、底商居住区、商业区、生态停车区及绿地景观区。

张琳 文  孟志刚 图

责编 刘赛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