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国际旅游服务公司象山宾馆位于国家4A级景区玉溪澄江市抚仙湖畔,在这里工作,很是让人羡慕。然而,值守在这里的19名员工在刚刚过去的冬天,作为澄江市疫情防控隔离留观点的工作人员,却是最靠近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群人,他们用勇敢、坚韧和执着,驱散冬的严寒,用善良和热情播种下春天的种子。
“集中留观隔离,不能自由外出,客人就容易滋生烦躁情绪,我能理解。我们做服务工作,不能与客人发生冲突,尽量为他们服务,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今年44岁的滕翠莲是象山宾馆客服部经理,1月27日,该宾馆被澄江市作为湖北籍人员、返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隔离留观点时,作为最近距离接触留观人员的岗位负责人,滕翠莲带头写下请战书,站在最前面,接待留观人员、整理客房、送餐,每项工作都带头干,给其他员工示范表率,成为大家最信任的“大姐”。
一位留观的四川籍客人带着5个月的婴儿入住,因焦虑造成奶水不足,滕翠莲积极想办法安抚,并协调餐厅部每顿饭为这名客人煲汤。在农贸市场近乎关停的情况下,餐厅每天鱼汤、骨头汤、肉汤,坚持为这位母亲送汤。接待、送餐、打扫卫生,倾听客人们的倾诉和需求,想办法给予帮助,滕翠莲像澄江湖畔和煦的阳光,每天给这些背井离乡、忐忑不安的客人们送去关心和温暖。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象山宾馆总经理张祥自去年11月从瑞丽公寓调到象山宾馆,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原计划春节休假回趟开远,陪陪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妻儿,赶上这场疫情,他只有将思念和愧疚藏在心里。
“我们保卫的不只是一道门,更是后面的一座城。”张祥这样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在他的带领下,象山宾馆从1月27日接到作为留观点任务当天,就迅速把隔离区、标识标牌设置起来。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等困难,他马上安排人员购置雨衣、雨鞋,并拿出宾馆浴帽和日常储备的医用口罩,装备起一支别样的宾馆战“疫”队伍。
“27日那天晚上真的是一夜无眠,就想着明天要怎么做好防护,要怎么去筹备物资,怎样保证员工安安全全的度过疫期。”接到任务当天晚上,宾馆就接收了10名留观人员,张祥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1月31日下午,第一批6名留观人员解除了隔离,张祥仿佛是在黑暗的洞里摸索的人,看到一丝光亮,升腾起希望。
每天8时,准时穿上雨衣,戴上口罩、手套、帽子、护目镜,开始一天的工作,虽然空气中的消毒水味道让人气都喘不过来,但她们依然微笑着为客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这就是宾馆前台的姑娘们。杨娇、万唐玲、张玲、罗研珊,宾馆前台四位姑娘都是澄江本地人,性格开朗活泼,工作细致耐心、热情周到。当听到宾馆作为隔离点的消息时,这几名90后、00后女孩子心里恐慌过,挣扎过,有过退缩的念头,辞职的冲动……经过几番思想斗争,4位姑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
在服务的最前线,她们认真登记客人信息,核实证件、测量体温、配发口罩、引导客人填写信息登记表、耐心讲述入住期间的注意事项、用餐时间;办完入住手续后,帮助客人把行李送到客房;做好一登记一消毒,协助医护人员实时了解留观人员动态;蓝莓汁、酸辣粉、纸笔、毛巾……客人所需的各种物品,她们利用下班时间到市区超市、文具店帮忙采购。她们急客人之所急,想客人之所想,给留观客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隔离疫情,不隔离亲情。投身防控一线,绝不动摇。”姑娘们的请战书上这样写的,她们也是这样做的。
“这将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谢谢你们,希望来年还能再见。”“明年你们来武汉,我招待你们。”患难见真情。一批批留观人员来的时候带着各种情绪和问题,走的时候却都带着感激和不舍。一封封感谢信,一条条微信留言,像这个春天的微风,抚慰着象山宾馆工作人员的心。
截至3月17日,象山宾馆累计留观 254 人,转出 243 人,现有留观人员 11 人,无异常症状,宾馆职工身体状况正常。
希望像新芽,正迎着春风蓬勃生长。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亚 通讯员 唐晓燕 王鹏 康婷 文/图
责编 陶优
审核 胡四美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