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幅刺绣作品中,一个小男孩正和父亲在耕田,他们身后是绿树掩映下的成片房屋,壮族农家劳作的场景跃然纸上。这幅绣品的作者叫高永康,是广南县太平寨村唯一的“绣男”。在高永康的带领下,太平寨壮族刺绣协会和洼曼侬民族刺绣商贸有限公司年产值已达360万元。
高永康是刺绣协会会长兼公司负责人,如今从事刺绣行业已20余年,在广南刺绣行业内拥有较高声誉,他主要以壮族传统文化元素为素材,运用传统的刺绣技法,图案富于想象、生动活泼、美观形象且简约灵动,体现出极强的装饰性。
“我的刺绣作品都以壮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为主,就算有变化也不会脱离自己民族的气息。”高永康打小就喜欢手工,甚至曾一度因为花心思在刺绣上而被周边的家人朋友嫌弃没有男子气。小时候,每当看着奶奶一针一线在布面上刺绣时,高永康都觉得十分神奇——靠一根针和一根线就能绣出一幅美丽的画。“奶奶算是我在刺绣上的启蒙老师,她教会了我刺绣的基础。在这之后,我学习的任何新技巧都是在她教给我的基础上融会贯通。”高永康说。
壮族刺绣主要以扣绣、平绣、泡花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为主,多为花、鸟、兽等自然崇拜图案。“壮族刺绣针法很多,缺一不可。平绣很普遍,很多少数民族刺绣里都有,扣绣是一种实用绣法。”高永康告诉我们,他在绣人物脸面时通常都会用泡花绣,因为“立体感特别强”。
高永康所在的太平寨村都是壮族人口,这里绝大多数家庭妇女都会刺绣,目前专门从事刺绣行业的就有60余户。壮族妇女将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形象,凭记忆中保留的印象片段,通过审美的整理组合,成为美丽景象。
2007年,太平寨成立壮族刺绣协会,在该协会的基础上于2015年5月注册成立广南县洼曼侬民族刺绣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万元。公司还拥有两台机械绣机器,已经开发刺绣品种30余种,产品涵盖了绣花鞋、鞋垫、围腰、花帽、背带、服饰及配件、锦帕、绣球、挎包、香包等传统种类。
“公司的电脑绣花机主要做低端产品,我们自己做的纯手工绣品走的是高端产品线。”高永康说,除了传统刺绣产品,他们还与皮革企业合作,让手工绣品与皮革结合,打造出充满壮族刺绣风情的皮包等时尚用具。
据广南县文产办工作人员介绍,自洼曼侬民族刺绣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南县群众对刺绣产品的需求,同时开发出的刺绣新产品也成为外来游客到广南旅游主要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公司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业务范围辐射到周边3个刺绣协会,发展传统壮锦等刺绣产品生产,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全村刺绣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