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复工复产忙 法律服务添保障

临沧

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日前,耿马县司法局局机关司法行政干警和耿马镇法律服务工作者共20余人前往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向企业了解法治需求,帮助企业防范重大法律风险。

县司法局分别与3家企业进行了座谈,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围绕企业疫情防控、劳动人事、商务合同等几个方面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纠纷的意见建议。同时征求了企业对现阶段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发放了企业法治体检表、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宣传册,并积极推广“云南掌上12348”智能化的法律咨询平台。将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为疫情期间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丽江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丽江海关在专业执法守好国门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立足职能认真开展防控疫情专项法治宣传活动。

1. 加强业务现场法治宣传

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提前向航空器负责人宣传等方式,加强对《海关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6号》对健康申报的要求,积极取得广大进出境旅客的理解及配合。

(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卫生检疫要求)

(指导进出境旅客进行健康申报)

强化口岸卫生监督及宣传,查看国际航站楼候机厅、卫生间的清洗消毒记录以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维护使用台账、检测报告等,对机场口岸范围内已恢复经营的餐饮服务、航食生产企业等重点查看消毒情况,并向机场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法规,提高复工复产的安全防控意识。

(向机场管理部门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法规)

2. 加强政策宣传及业务办理的指导

积极向政府部门及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物资进口及捐赠物资快速通关等相关政策,做到24小时在线咨询,协调一批捐赠物资快速通关。

宣传落实海关总署《关于应对疫情影响 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十条措施》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海关”作用,采用微信、电话等“不见面”方式指导企业网上开展注册、备案等相关业务工作。近期,共完成注册进出口收发货人登记备案1家,进口肉类收货人备案1家,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系统申请人注册审核2家。

3. 加强扶贫点疫情防控及宣传工作

主要负责人到扶贫点与村两委座谈,捐扶赠了香皂、肥皂、洗手液、消毒液、酒精等清洁用品,向挂钩户发放了疫情防控宣传手册,详细向挂钩户讲解了手卫生、个人防护等重点知识,督促其做好个人及家居环境卫生,保障其生命、健康安全。

驻村工作队员利用宣传车“小喇叭”、发放宣传单、拉横幅等形式全方位宣传防疫知识及法律法规,跟踪核实务工返乡人员,坚决落实居家隔离要求,做好辖区内的消毒工作。


4. 加强学习培训及氛围营造

组织专题学习,组织全体人员积极完成“学习强国”APP中的专项答题以及全国普法办组织的疫情防控网上知识有奖竞答,提升依法防控能力;在海关宣传栏、公告栏张贴宣传资料,营造宣传氛围。

德宏

随着边境贸易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德宏移民管理警察主动靠前,及时了解需求,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边境管理大队遮放边境派出所深入辖区企业走访,帮助解决复工复产困难,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瑞丽边境管理大队姐相、混板边境派出所警务前移,成立“党员核查组”深入辖区复工企业逐一开展走访摸排,落实“一企一警”制度,每日派驻警力协助企业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跟进掌握企业返工人员情况,指导企业抓好人员体温监测、内部消毒、口罩佩戴、安全生产等防控措施,借助“移动警务核查终端”协助企业做好返工人员登记、核查。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苏典边境派出所针对辖区电站、厂矿等中小企业较分散、地处偏远的实际,主动随访,靠前服务,充分运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做实做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工作,组织民警逐一走访服务复工企业,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开展防疫宣传、信息反馈,帮助企业降低防控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安全生产。

面对边境地区“返工潮”,木康、梁河边境检查站扎实做好返工人员二线查控工作,协助卫健部门落实身份登记、体温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并持续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在保证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前提下,认真查验、文明执勤,确保人员、车辆有序通行。

来源 云南普法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