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白是云南普洱茶区特有的一种茶,据说是在月光下采摘加工而成,故以此名之。
先来试试茶。看茶饼茶菁,似未加以揉捻,叶片上白下黑,带有很多芽头。茶汤黄中带红,清澈透亮,入口甘甜,香气扑鼻。既有普洱茶的厚实,也有乌龙茶的清香,飘逸清甜,有着浓郁的花果香。叶底褐红,整齐壮实,以一芽一叶、二叶为主,似乎有发酵过的痕迹。
既然是普洱茶区所产,应该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原料(看叶底也确实如此),但与惯常喝的普洱茶相比,少了些什么。没错,少了苦涩感与回甘。云南普洱茶,特别是生茶,就是以苦涩感为基底的,有了它,才有了所谓的后发酵,才有越陈越香的概念。所以,它不是普洱生茶。
与同是云南大叶种茶加工而成的滇红相比,它又缺少醇厚、甘香、陈郁、红浓等特点。
有人说,它是白茶。因为没有炒制、日晒的过程。我对白茶印象不深,以前喝过福鼎白茶,但没太多感觉,查资料可知,制作白茶的工艺中,是有揉捻和干燥这个过程的。而对于月光白,虽然没有人明确指出它的制作程序,但从叶底看,结合各种“据说”,是不揉捻、不经过物理干燥的,大概是“采摘-摊晾-阴干”的过程。如此看,与正宗白茶相比,也是有一定差距的。不经锅炒、不经日晒、不经揉捻,自然干燥的过程必然比较长。当地人传说的“傍晚采-夜间阴-清晨收”、“全靠月亮晒”、“一晚上完成整个全部工序”、“全部由少女采摘”等等,应当说具有演绎、渲染的成分在内,以彰显这类茶的神秘、少见、鲜有。叶底偏红,应当就是由于干燥不及时而自然发酵形成的,但又不像红茶那样有人工掌控过程,所以虽有发酵但程度不深。所以,窃以为,所谓月光白,是介于白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以云南民间特有工艺制作出来的特殊产品。
这类茶在其它茶区少见,多见于普洱偏北如景谷、景东、镇沅一带,原来只是茶农自做自喝。普洱茶大行其道以后,连带也把月光白推出来了。一些喝茶人受不了普洱生茶特别是新茶的浓重苦涩,于是这种清香甘甜的茶便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也有厂家批量生产,以满足消费者所需。
总体来看,有需求就有市场。作为经常喝普洱茶的人来说,在炎炎夏日、昏昏欲睡的午后,来上这么一泡清远飘逸的月光白,倒也不失为一种清心涤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