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家里要不要囤点粮?看看这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最近,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国家先后宣布停止或限制粮食出口。这些市场异动也传导到了国内,近段时间,国内一些地方的粮食销售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有些人心里开始打鼓,担心起了自己的米袋子。

↑网友囤粮晒图

甚至有网友家里已经囤了500斤大米,山东一男子还在多个微信群里散布消息说:“开始抢粮食、粮店超市都抢光了”。消息当然是假的!该男子是粮店老板,造谣是为了促销自家的面粉大米。目前,该男子已被行政拘留。

网友们顿时怒了:这时候发国难财,重罚!还有人很担心自己的亲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看到了会很容易相信。

那么,现实情况到底如何?有没有必要囤粮?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又有多大?

袁隆平告诉你

中国不会出现“粮荒”

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

↑袁隆平在观察稻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图

袁隆平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忙碌。记者了解到,袁隆平团队今年将在全国推广精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1000万亩,预计每亩增产100公斤。3月23日举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定了在湖南13个县(市、区)的攻关基地开展以第3代杂交水稻“托底”的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目标是两季总产达到每公顷18吨。

去年10月首次公开测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046.3公斤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目前也即将在南繁基地完成今年的制种任务,预计4月10日就能收获种子。此外,袁隆平领衔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也在去年扩大到了10000亩,试验田设置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中,包括东北、渤海湾、新疆、东南沿海等地。袁隆平曾表示,中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具备改造潜能的盐碱地面积在2亿到3亿亩之间,每亩的目标产量在300公斤。

袁隆平强调,尽管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松懈不得,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记警钟。

今年春耕1亿亩粮食已经播种

我国现存口粮完全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居民原粮消费量为127公斤,远远低于470公斤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说明我国的粮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告诉记者,今年我国春耕粮食已经播种了一亿亩以上,进度超过往年 10%,完全没有必要担忧粮食紧缺。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楠:我们现在的口粮,小麦和水稻的库存,可以完全够我们国家全国的人口吃一年。即使我们今年没有产量,这个库存量也是完全可以保证我们的居民够吃一年。

尽管泰国和越南大米价格都创出几年来的新高,但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程国强介绍,去年我国水稻、小麦两个品种的进口,分别占它们消费量的1%、2%。因此,不管全球粮食价格出现怎样的上涨,对我国口粮进口的影响都不大。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程国强

云南粮食储备库存近400万吨

可以保障全省常住居民正常消费4个月

记者近日从省财政厅获悉,我省以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以销定储”管理模式,保障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2016年以来,全省财政投入粮食流通领域资金达45.6亿元。目前,全省粮食储备库存近400万吨,可以保障全省常住居民正常消费4个月;食用油库存近9万吨,可以保障全省常住居民正常消费1个月以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充足的粮油储备,为有效应对疫情,保障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老百姓,粮食都是头等的大事。所幸的是,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目前,国内粮食价格稳定、库存充足、春耕进度好于往年,可以预见,疫情这只“黑天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有限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库存充足 春耕顺利

手中有粮 心里莫慌

来源:云南日报公众号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