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欧洲人一般是喝红茶的,特别是英国的下午茶,是小资情调的象征。但“云南沱茶”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却有一大批的拥趸。1986年10月,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法国医学专家经过临床研究证实,中国云南沱茶有抗胆固醇的奇效,日饮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相似的其他普通茶则无此功效。
这篇报道中所称的“云南沱茶”,特指由下关茶厂生产的普洱沱茶,坊间通称“销法沱”。
此茶虽别称为“销法沱”,其实并不仅仅在法国销售,英国、德国、卢森堡以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销售,只为区别不同销售区而在外包装上有标记,其内质是一样的。规格上,有100克圆盒沱茶、250克方盒沱茶及5克袋泡装三种,黄绿色花格印刷的圆盒包装,包装上法语的“THé”(茶),花体的“Tuocha”字样都是销法沱的标志性特征,早期采用的是“八中”商标,后期使用“松鹤”商标。
此茶属于重发酵茶,茶型紧结,条索分明,干茶呈黑褐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饱满,呈现出一种药香,有人叫“参香”,法国人叫“焦糖香”,那种特殊的香味是其他茶所不具有的。由于主要出口欧洲的原因,茶的农残、重金属、灰分等食品卫生指标控制较严,所以虽然是以台地茶原料为主(大部分熟茶都这样),但健康指数却很高。
熟茶工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试制成熟,下关茶厂以此工艺制成的成品“云南沱茶”于1976年首次在广交会上亮相,并销往香港等地。一个名叫费瑞德·甘普尔(Fred Kempler)的法国籍犹太人在香港见到了“云南沱茶”,被它的外形、滋味所吸引,决定把它引进法国,但刚开始销售的效果并不理想。1979年,甘普尔委托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医学系两所法国高等医学权威机构对云南沱茶进行临床研究实验,同时在云南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同步做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云南沱茶的降脂效果好于安妥明。上世纪80年代法国里昂大学对云南沱茶进行全面的理化分析,认为云南沱茶对人体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后,“云南沱茶”在欧洲特别是法国销量大涨,并且是放在药店里销售。
这款茶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虽然老茶人可能都认识它,但普通消费者却并不知道,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当然,近几年来,出于各种原因,这款茶早就在国内市场上市流传了,但它的配方一直没有变,我们可以在其中慢慢品味和感受法国人所说的“焦糖香”,到底是什么味。